搜索
网站支持IPv6

三水白坭:坚持洁净美化并举,努力绘就城乡一体新画卷

发布时间:2017-08-09 11:49:00 来源:三水区交通运输和城市管理局(城管)) 【字号:

三水白坭:坚持洁净美化并举,努力绘就城乡一体新画卷

作为我区洁净乡村建设工程的示范镇,三水区白坭镇以改善乡村环境面貌、提升净化绿化美化水平为工作重点,将洁净乡村建设工程纳入白坭镇2017年民生实事之一,切实解决农村环境脏、乱、差问题,提高人民群众满意度,力争把白坭建设成为“优美、干净、文明”的高颜值文创小镇。

 

一、“洁净乡村+”模式推进城市管理全覆盖

以民生实事为契机,白坭镇有机结合省级农村生活垃圾验收、美丽文明村居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三旧”改造、特色小镇建设等民生工程,在前期富景社区祠巷村、上灶南村岗头村委凤果村试点后,全面推进城市管理精细化向村(居)一线延伸,在67条自然村内全面推行第三方保洁、文明厕所升级、绿化工程提升、“四边”垃圾清理,大力开展古村活化、祠堂修建等新农村提升工程。

全镇以城市管理全覆盖为目标,不断强化城管队伍建设,加大巡查力度,深入村居一线,规范道路管理秩序,专项整治违章违规车辆,重点解决占道经营、露天焚烧、市政破损、工地扬尘等问题“点线面”推动了城镇内涵和品质的全面升级,逐步实现了城市管理无死角全覆盖

 

 

检查研究洁净乡村落实工作。

二、真重视、真落实,依托顶层设计完善配套

一是调研摸底,制定方案。由洁净乡村项目相关负责人、村委代表、村民代表组成“洁净乡村项目实施调研组”,实地走访67个自然村,了解各村脏、乱、差产生的原因和村民日常生活习惯,完善“一村一册”本底资料,制定了《白坭镇洁净乡村工程建设行动方案》及“一村一方案”的实施计划,成立各村村级工作领导小组,明确村组挂钩班子职责,镇城管委全面协调配合落实,齐抓共管,共同促进洁净乡村工程的顺利开展。

二是经费保障,加强建设。设立农村环卫保洁专项经费,首期投入3000多万元,其中1560万元用于推行农村保洁第三方市场化运作,1200万元用于农村生活垃圾清运及硬件设施提升,20万用于约97个公厕维护,20万用于提升改造镇压缩站,40万元用于购买2个垃圾压缩箱,40万元用于更新维护自然村垃圾屋(池),20万元用于购买10000只垃圾收集桶,15万元用于印制1000本《佛山市城市市容和环境卫生管理规定》和50000份爱护环境卫生《倡议书》。

三是人员到位,执行落实。按照农村每500人配备一名专职保洁员的标准,共聘请专、兼职保洁员117名,按照片区定期轮岗,确保保洁到位;成立由洁净乡村项目负责人、村长、村委干部、本村中小学生、村民代表组成的监督小组,日常督促村民规范投放垃圾,监督保洁员落实职责。

 

4月19日,市直11个部门对白坭镇农村生活垃圾治理开展市级审核验收工作,“七大标准”全部达到农村生活垃圾治理验收要求。

三、创新工作思路,实施“五化”工程助推特色建设

一是净化。5月至7月,聘请“清四边”专业突击队对全镇各村内主干道及巷道内卫生进行了全面整治,清理乱摆放的柴火、石头和积存垃圾80吨落实全镇67条自然村第三方保洁管理,增加145个垃圾屋的使用率,确保及时收集、清运和处理,实现村巷道路净、村容村貌净、镇村公路净;下一步将结合居民日常生活习惯,每家每户设置垃圾桶,合理设置垃圾箱、垃圾池、垃圾屋等,并加印简单明了的设施标识,方便村民。

 

二是硬化。采取铺设草坪砖、地面花砖等方式对集镇街道、村庄巷道、人行道等实施硬化,做到居住区、公共场所的全面硬底化。

三是绿化。不断增加绿化面积,精心打造上规模、上档次的绿化示范点,实施白金大道等城镇主干道绿化工程,新建西江公园等休闲主题公园。

四是美化。把村居价值与洁净乡村相融合,在破旧墙体制作本土特色的手绘墙,统一视觉识别VI,打造秩序井然的“洁净乡村”品牌感,提升村居品质。

五是文化。充分利用白坭镇祠堂文化,结合“一心、两轴、三片区”的建设,制定各村村规民约,安装宣传栏共67个,大力宣传垃圾分类、垃圾收运、农村清洁意义、道德规范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挖掘和整合历史文化资源。

 

四、强化宣传力度,增加推进动力

一是突出独特视角。借助三水小记者传承“淼"文化,弘扬“镇能量”品牌,加强宣传推广,以孩子们独特的视角,展现白坭“洁净乡村”建设的新文化、新文明,传播幸福白坭的正能量。

二是突出形式多样。拟开展大型启动仪式、送电影下乡、示范村体验、专题总结表彰、摄影比赛、洁净乡村志愿行等系列活动,通过通俗易懂的方式加强宣传推广,以定制微网站、微直播、微专访以及线上游戏等形式,以点带面,掀起洁净乡村传播热潮。

三是突出惠民利民。以群众满意度出发,通过环境优化、设施美化、素质养成、产业提升等一系列具体工作,促进村内环境从脏、乱、差干净整洁、秩序井然的转变,引导村民群众从被动接受自觉行动、自发内心的文明素养的转变,营造“层层发动、人人动手、全员参与”的氛围,切实提高全镇人民的满意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