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网站支持IPv6

梅花重现梅花村

发布时间:2024-03-14 10:27:29 来源:佛山+ 【字号:

  3月12日,植树节。吃饱了水的黄泥地,踩上去分外松软。

  72岁的胡志文、62岁的胡深泉、44岁的胡杞立,头戴草帽,脚穿雨鞋,手持铁铲,早早来到村外两百来米的荒地。

  在这片荒地上,还有80多名志愿者,有来自政府机关的干部,也有热心企业家。

  一个相同的愿望把他们联系在一起:让梅花重现梅花村。

  挥锹铲土、扶树填坑、踏土夯苗、提桶浇水……栽下的鹰嘴桃、红梅花迎风而立。

  这个春天长风沛雨,正是植树造林好时节。绿水青山,沁润着这个岭南古村落的乡愁,也呼唤着红梅遍野唯美画面的回归。

  梅花村何来,梅花树何在?

  梅花村位于三水区大塘镇北部,前临北江后靠群山,开村于明代,距今有500多年历史。相传,梅花村因曾经兴旺的酸梅产业而得名。2014年,该村被评为广东省首批传统村落和宜居村庄。


  图片



  北江。佛山市新闻传媒中心记者王澍摄

  近年来,随着越来越多的游客慕名而来,“梅花村之谜”也愈发引人关注:

  梅花村里为何没有梅花?

  四巷尽头的胡乃松祖宅,墙壁上那对形似木棉的窗户究竟有什么寓意?

  胡氏族人流传着“一朝升九梁”“九代不扶犁”的传说,是真是假?

  3月12日植树活动当天,记者与胡志文等人走进古村深处,找寻答案。

  根胡志文等人追述,村中种植的梅花以胭脂梅和青梅为主,它们消失的时间可追溯至20世纪70年代中后期。当时,酸梅随着气候变化而减产,进入80年代,村民单干之后纷纷改种社会效益更高的作物。

  同时,根据1995年出版的《三水县志》所载,六和一带富含石灰岩,为三水发展水泥工业提供了丰富的原料。当时仅梅花村所属的六一管理区就有石场、石灰窑等厂矿7家。种种因素影响下,酸梅树不开花不结果了,最后在梅花村彻底消失。


  图片


  坐落在北江江畔的三水区大塘镇六一村委会梅花村风景优美。佛山市新闻传媒中心记者王澍摄

  而要解开其他两个谜团,则需追溯到更久远的过去。梅花村的开村始祖是从岭南开发历史上显赫一时的芦苞乐塘胡氏分支出来的,本身家底雄厚。这从梅花村的择址、布局上可见一斑。

  梅花村的建设十分考究,一湾江水自村前约2公里的地方流过,村子背靠山稔岗,山稔岗与古村落之间存在着约数百米的缓坡,村庄稍稍向东南方向的开阔地带敞开。这形制,不单单是“山主人丁水主财”,更暗合古人所追求的“藏风聚气”。

  胡志文告诉记者,梅花村紧靠昔日的北江古航道,村外即有通往清远、芦苞、广州等地的码头。在他小时候,漫山遍野都是酸梅树,每年夏天,村民摘了酸梅,就用大船运到芦苞去卖。善于经商的胡氏先民很快积累了财富,而过去北江流域匪患频仍,村中曾修有一栋三层楼高的炮楼。

  如今,古村深处仍保留着几栋古老的镬耳屋,据说是开村时所建。这些镬耳屋自成一体,相互独立且每一栋都自带天井;但是自东往西看,它们又连成长方形状的堡垒,每隔两栋就设有前后两个门楼。

  镬耳屋保留着明代时候的灰土桩墙(俗称“桩墙屋”)特点。这类墙体,以石砌墙角,以石灰、河沙、碎石、红泥夯成墙体,厚度接近40厘米,既可防洪,又可防盗。


  图片


  梅花村内的镬耳式青砖屋。佛山市新闻传媒中心记者王澍摄

  其中,最具代表性的要数四巷尽头的胡乃松祖宅,这栋房子的两边各有一扇类似木棉花的窗,窗高约半米,最宽处不足0.3米。

  有人说这窗子形似白玉兰,有人说是梅花村的象征,也有人说这是木棉花。各种说法之中,形似木棉似乎更有说服力。因为按照旧时习俗,只有高中进士才能在村前村后各种一棵木棉,而梅花村目前并没有发现旗杆石,这形似木棉的雕窗,便似乎承载着胡氏先民商而优则学的美好寄盼。

  一村之愿景,八方来助力

  解开“梅花村何来,梅花树何在”的疑问之后,就不难理解大家为何对“梅花重现梅花村”满怀热切期盼。

  植树节这天,山稔岗前,梅花村外,一片20多亩的荒地,成为“梅花今又来”的起点。

  据了解,今年以来,三水区大塘镇两次在这里植树造林。第一次,栽下100多棵红梅,取名为“梅花里”;第二次,在植树节这天栽下1000棵鹰嘴桃,取名为“北江好事林”。

  一双双来自四面八方的手,在这片荒地上共筑一个梦想。

  ——汤国锋,广东北江实业集团有限公司总经理。2008年起在三水扎根的他,代表企业为梅花村送上“助攻”:捐赠20万元资金,其中10万元用于购买1000棵两年树龄的鹰嘴桃,如果料理得当,预计明年夏天就可以挂果。

  他以朴素的话表达企业的热心:鹰嘴桃有观赏性,更有经济价值,一斤鹰嘴桃平均售价10元/斤,企业在当地发展壮大,希望以这样的方式反馈乡亲,反馈当地。同时他表示,梅花村在完善文旅配套等方面有需求,企业也会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

  ——胡深泉,20世纪90年代就外出创业并定居外地多年。得知村里复种梅花和企业捐赠1000棵鹰嘴桃的消息,他连夜赶工并回乡送上以梅花为主题的乡村公园设计图:一朵“梅花”、五片“叶子”的造型,中间修设栈道,供游客参观。他说,希望尽绵薄之力,让梅花村重现昔日的浪漫和美好。

  ——胡杞立,服务基层多年的村干部,他说,这20多亩荒地在种上鹰嘴桃和红梅之后,将物色种植能手或文旅企业进行运营,助力村集体增收,转变村民发展思路,让梅花村的绿树青山被更多人看见。未来,还将推动梅花村栽种更多的梅花,让梅花重回家乡。

  ——钱静瑜,三水区副区长、大塘镇党委书记,也是这次活动的策划人。她告诉记者,梅花村周边已经有民宿、农家乐等服务配套,这次立足大塘推进“百千万工程”的实际,选择梅花村作为打造乡村文旅的破题点,既可以助力该村重现漫山遍野的梅花林,让市民游客领略这个岭南古村落的美丽乡愁,又可以以此为样本,在北江沿线打造乡村文旅路线,打造一个面向广佛游客的周末游目的地。同时,大塘镇正全力创建大湾区特色新材料专业镇,这也是大塘立足发展培育新质生产力所需,为新产业、新人才的到来打造一个宜业宜居宜游的城市。


  图片


  梅花村内的镬耳式青砖屋,屋子上的梅花窗保存完好。佛山市新闻传媒中心记者王澍摄

  时间来到2024年的这个春天,当我们走过油金大桥,沿118省道来到梅花村,昔日道路两侧的水泥厂、石灰窑,曾遮天蔽日的灰尘都已消失不见。取而代之的是一片绿水青山,焕发出勃勃生机。

  一村之愿景,八方来助力,其背后的根本落脚点,是对“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的生动践行。这个有故事、有内涵、有颜值的古村落,值得一个“有花有果”的美好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