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网站支持IPv6

政府工作报告(乐平镇第十七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

发布时间:2016-10-09 10:43:00 来源:三水区乐平镇政府 【字号:

——2016929在乐平镇第十七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

镇长  叶信标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乐平镇人民政府向大会作政府工作报告,请予审议,并请其他列席人员提出意见。

 

第一部分  过去五年的工作回顾

 

“十二五”期间,乐平镇政府在区委、区政府和镇委的正确领导下,围绕“一路一河一基地”发展战略,以建设“城产人”共融城市为出发点,坚持梦想,开拓创新,推动经济社会发展迈上新台阶。

——“十二五”,是综合实力显著增强的五年。我们实现了经济指标高速增长,经济总量大幅攀升,2015年实现工农业总产值900.46亿元、地区生产总值258.75亿元,分别比2010年增长66.49%86.74%;地方公共财政预算收入8.51亿元、财税入库21.84亿元,分别比2010年增长575.39%177.51%;固定资产投资137.8亿元,同比2010年增长100.43%,位居全区第一,成功跃居全国中小城市综合实力百强镇第48位。

    ——“十二五”,是产业强镇不断夯实的五年。我们抢抓珠江西岸先进装备制造产业带战略机遇,成功引进项目251个,投资额达527亿元,其中超亿元项目79个、国内外500强项目37个。持续优化产业结构,先进装备制造业实现迅猛发展,2015年产值386.03亿元,占镇园工业总产值44%,园区获评为全省五大“智能制造示范基地”之一。产业升级带动企业效益提升,实现年产值超亿元企业56家,年纳税超千万元企业35家。推动全区首个整车制造项目北汽福田汽车投产下线,实现由汽车零部件制造到整车全产业链完善的华丽蜕变;佳明重工年产6000台挖掘机项目投产,升级成为广东第一大挖掘机生产制造商;海尔、安德里茨、欧神诺陶瓷等10家企业入围市“中国制造2025”首批50家示范创建企业。企业上市活跃,欧神诺、盛华德、华凯、科立相继挂牌新三板,占全区新三板上市量80%

——“十二五”,是创新驱动成效突出的五年。我们围绕创新型城市建设,五年间新增工程技术研发中心56家、企业技术中心5家、高新技术企业22家,高新技术产品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比重增至33%,其中合众化工成立全区首个省级院士专家企业工作站,兴发铝业、恒力泰机械荣获市政府质量奖,占全市获奖总数40%。发明专利申报和授权量均呈爆发式增长,2015年实现发明专利申报489件、授权56件,是2010年的10倍以上。不断加快技改步伐,仅2015年就成功促成48家企业72个项目技改备案,总投资30亿元,技改备案数和投资额均居全区首位。持续加大对企业创新的扶持力度,2015年企业获得科技扶持资金9625万元,同比2010年增长超10倍。“淼城创客空间”成为全区唯一获市创新专项资金扶持项目,智能制造示范基地获批省战略性新兴产业合作、珠江西岸先进装备制造业发展专项资金7600万元。“政产学研用”平台扩容提质,中科院育成中心、合工大研究院、诺尔贝机器人研究院等十多个科技创新服务平台相继投入运营,为加强创新驱动、促进转型升级提供有力支撑。

 ——“十二五”,是城市价值显著提升的五年。我们实施城市升级行动计划,五年来累计投入27亿元推进457项建设工程,建成道路26.5公里、雨污水管网63公里、供水管道19公里、园林绿化44万平方米,城乡面貌焕然一新。2015年全区首试PPP模式,新增融资24亿元启动“一路一河一基地”建设,构筑“城产人”共融城市价值圈。现阶段,西二环和乐大线示范路景观已全面提升,冠军广场商业服务区、乐华路、乐平大道“五位一体”工程建成;乐平涌“一河两岸”生活服务带规划设计高标准编制;金融服务区完成西区土地载体征收并启动招商,省智能制造产业基地内涵不断丰富;大旗头古村文化创意旅游区完成硬件建设,有效活化古村集体经济,古村风韵重现。

——“十二五”,是社会民生不断改善的五年。我们先后投入超30亿元推动医疗、教育、卫生、“三农”等各个领域发展。成功与佛山中医院三水分院合作共建“中医、中药进社区示范基地”,构建了专科特色诊疗服务;扩大基础医疗覆盖面,实现了镇卫生服务中心、欣华医院、范湖、南边社区卫生服务站等一批医疗服务机构投入使用;建成大岗村居家养老服务示范基地,创新了农村养老服务模式。成功创建市级食品安全示范街,完善食品药品智能监管信息平台,有效保障群众“舌尖上的安全”。累计开展安全生产执法行动1245次,安全隐患整改率达100%,连续五年获评区“安全生产工作优秀单位”。建成了12个“森林家园”、80条新农村示范村、4个村级农村污水处理设施以及212座农村生活垃圾处理屋,惠及近6万村民,实现农民人均纯收入达1.66万元,同比2010年增长65%。就业形势持续稳定,城镇失业率控制在3%以内。推行民生微实事立办制改革,投入近1300万元建设84项民生微实事,目前完工75项,实现14个村居全覆盖。

——“十二五”,是行政效能全面提升的五年。我们修订完善了镇园管理制度43份,严格用制度对“权、人、事”进行规范管理。20156月执行工程预结算审价制度后,仅1年就节省财政资金近5000万。在各镇街中率先推动国库集中支付和公务卡改革,确保资金使用规范安全。2015年全面落实新预算法,确立全口径预算体系,实现全年无预算追加。实施全员动态考核以及绩效考评挂钩机制,2015年各项重点工作完成率超93%,并获评全区绩效管理考核“标兵单位”。主动承接区级下放的82项完全委托和28项服务前移事权,成为区首批承接不动产登记事权下放的镇街。完成“市民之窗”网上办事一体化自助服务终端布设,打造“10分钟便民办事圈”,14个村级服务站均获评区级优秀行政服务单位,居全区首位。打造“阳光政务”,突出重点关键领域信息公开,信息公开渠道、载体、数量每年稳居全区首位。

此外,统战、武装、公安、优抚、扶贫以及“工、青、妇”等工作获得了突出成绩,国地税、法庭、供电、供水、邮政、电信、金融、交警、广播电视等单位也为促进我镇发展作出了卓越贡献。

各位代表,过去的五年,面对宏观经济趋紧、下行压力增大、制约因素增多等严峻复杂的形势和考验,全镇人民凝心聚力、攻坚克难,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不俗的成绩。在此,我谨代表镇人民政府,向辛勤工作在各条战线的广大建设者表示衷心的感谢!向所有关心和支持乐平发展的各界朋友致以崇高的敬意!

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地看到前进中面临的困难和问题:一是经济质量不高,可持续发展动力不足,经济增长模式有待进一步转变;二是产业载体及城市发展空间面临的瓶颈难以短期突破;三是城镇化水平提升不够,民生服务及配套设施有待进一步完善;四是行政效能有待进一步提高,政府服务覆盖面有待进一步扩大。对此,我们应该迎难而上,总结经验,切实解决存在问题。

过去五年的努力与实践为今后的经济社会发展打下了坚实的根基,同时告诉我们,只有坚定信心、狠抓落实,才能确保经济建设的稳步推进。只有坚持党的领导,坚持群众路线,才能让乐平的各项事业快速发展。只有坚持法治理念,坚持以人为本,才能更好地建设富裕、文明、幸福新乐平。

 

 

第二部分  今后五年的工作计划

 

今后五年工作的指导思想:以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为指导,按照乐平镇第十三次党代会的部署,坚持“产业强镇、城产融合、绿色发展、民生共享”的发展理念,继续深化“一路一河一基地”战略内涵,实施“中聚、东进、南优、西拓、北提”策略,围绕建成“智能创新示范园区、法治文明和谐之城、绿色生态美丽家园”的目标,推进产业转型提升,完善基础配套,提升城市品质,提高民生服务质量,实现三水区副中心建设再上新台阶

    今后五年工作的开展目标:对全区的经济贡献率要达到35%以上:实现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长8.6%左右,地方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年均增长15%以上,税收年均增长18%以上,“十三五”期间民生投入占财政支出60%以上。具体抓好以下五个方面的工作:

一、围绕智能制造,着力推进产业高端化发展

以“千亿智造”为目标,在机械装备、创新驱动、新兴业态三大领域每年各投入3000万元,全力打造以智能制造为支柱的“智造特色小镇”,力争实现智能装备制造业产值到2020年占全镇工业总产值比重80%以上,推动现代产业体系实现跨越式发展。

(一)落实“三大行动”,加快机械装备产业发展。

落实“龙头引领”行动。推行“招大商、大招商”,依托龙头企业,开展全产业链招商和“零土地招商”,实现新增投资额500亿元,引入国内外500强投资项目10个以上,年产值超10亿的企业20家以上,盘活农村留用地、闲置厂房共3000亩。重点引入“工作母机”、首台套高端装备制造企业,壮大智能制造产业集群,引进投资额超10亿元智能制造项目10个以上。落实“低效出清”行动。出台《三水工业园区低效出清专项行动方案》,以破产退出、兼并重组、转型转产等方式,淘汰落后产能,化解过剩产能,力争到2020年全镇“僵尸企业”基本退出,50%以上低效企业转型升级,实现规模以上企业亩均税收倍增。实施节能减排、循环化改造和清洁生产,力争每年推动2家以上企业通过清洁生产审核验收。落实“智能升级”行动。鼓励园区装备制造企业与国内外先进的智能装备研发机构和平台合作,引导200家以上企业开展技改、80家以上企业“机器换人”,推动装备制造企业向高端发展。

(二)强化创新驱动,完善智能制造支撑体系。

以搭建创新平台为抓手,构建“一流孵化器+高端人才+创业投资+载体空间”协同创新体系。一是落实“揽月行动”,吸引80个以上市、区优质创新科研团队和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创新技术人才落户,力争2020年建成3个博士后科研工作站。二是创新股权投资模式,撬动社会资本,组建全区首家区镇企三方合作的近2亿元“创投基金”,吸引更多天使基金、种子基金助力初创型企业发展。三是加强与省级科研院校合作,借助区级以上创新创业大赛,以资金扶持、租金补贴等形式,2年内吸引30家优质初创型科技企业入孵创业中心,争取2017年把高新创业中心培育成三水首个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四是落实《三水工业园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行动方案》,引入专业科技平台运营机构,争取2019年将“双创基地”打造为国家级众创空间。五是以“高企倍增”行动为切入点,建立产学研信息库,深化“政府+企业+科研院所”在技术研发、科技攻关、成果转化等方面的合作,推动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研发机构建有率达40%,高企、省级工程中心、省级技术中心数量均实现翻一番,发明专利申请量保持年均增长20%以上,全社会研发投入占GDP比重达3%

(三)丰富产业内涵,推动新兴业态多元化发展。

落实“互联网+工业”计划。鼓励企业加快应用智能控制系统和O2O营销服务模式,每年实现2家以上的企业“触网”。推动2.5产业发展。力争金融服务区2018年完成建设,形成“金科产”融合乘数效应。深化与广东金融高新区股权交易中心的合作,建设“三水企业上市孵化基地”,推动25家以上企业逐鹿新三板、主板。推动现代服务业发展。引进高水准第三方运营管理大旗头古村,以“一核四区、一带两街、十六节点”为总体布局,创建集合用户预订、体验、消费、传播一体化新模式,建成“广府文化体验基地”,开发建设主题乐园区和现代农业观光区,完善商住及酒店配套,力争2020年打造成为佛山文化旅游新名片。引进影院、连锁餐厅、大型综合购物中心等高端生活配套项目,推动生活服务业集聚发展,实现第三产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达11%以上。组建外向型经济服务体系。推进跨境加速器--公共物流保税仓建设,实现三水外经贸服务载体零的突破。设立镇外贸稳增长专项基金,扩大进出口贸易规模,实现进出口总额年均增长2%以上。

二、围绕城市升值,着力建设品质生活之城

实施“中聚、东进、南优、西拓、北提”策略,启动“双百工程”,全面优化城市布局,完善功能配套,推进城市治理现代化,实现城市价值明显提升。

(一)强化要素支撑,促进城市持续经营发展

     注重规划引领。按照五大功能布局,更新中心城区的控制性详细规划,完善南部、西部、北部已编制控制性详细规划片区的基础设施,着重启动中部产业片区、东部商业及文化片区的控制性详细规划编制,力争在2018年实现我镇建设用地范围内控制性详细规划全覆盖,借助中期土地总体规划的契机,实现镇园城镇总体规划和土地利用总体规划 “两规合一”。注重城市运营。推进政府购买服务、存量债务置换以及发行企业债券等多种创新资本运营模式,满足发展资金需求。注重空间扩容。着重加大中心城区和东部片区的“三旧”改造力度,力争完成3000亩左右的土地及房屋征收工作,为城市发展提供充足的空间支撑。

(二)完善功能布局,提升城市发展承载能力。

强化“中聚”效应。优化路网格局,2019年完成乐平大道拓宽以及三江路和乐源路的升级改造;提质服务配套,2018年完成乐平涌5公里的一河两岸生活服务带景观工程,建成湖心岛产业工人公寓;推进公共交通网络建设,2018年完成乐平汽车站以及36座港湾式停靠站建设,完善公交线路设置,联通高铁城轨站,承接全区轨道经济辐射;通过强化中心城区的集聚效应,逐步打造功能完善的城市主中心。推进东部开发。全力配合佛清从高速建设,2017年建成乐平出入口;启动中油大道拓宽工程,提质改造沿线企业,与乐平大道构建“十字经济带”;2017完成齐家湖以及儒家天下文化公园建设,逐步打造千亩空间的高端商住综合服务带,塑造“东大门”新门户形象。优化南部配套。今年完成6万平方米的绿化提升,2018年完成三江片区改造提升和乐平大道出入口的绿化景观提升,全面优化南部城市面貌,提升“南大门”形象。拓展西部服务。盘活乐南路沿线土地空间,建设乐南路服务带;推进农产品交易市场、南边公园以及市政配套建设,2018年实现城市面貌明显提升,城市服务功能进一步丰富。提质北部环境。推进范湖主干道提升改造、官地排涌整治以及农田设施改造等工程建设,2018年实现北部范湖片区的人居环境明显改善。

(三)加强精细治理,提高城市管理水平。

严把大气治理关。通过“等量置换”或“减量置换”,严格限制污染源项目建设;深化工业污染源治理,确保完成高污染燃用设施整治;推进城市扬尘、企业排放等领域的专项治理工作,确保大气质量状况持续改善,主要大气污染物排放总量显著下降。强化水环境治理。结合海绵城市建设标准,2017年完成44条内河涌的清淤,提升“毛细支涌”的流动性和排涝能力;实施水质净化工程,运用物理和生化处理措施,提升内河涌稀释净化能力,力争2018年水生态功能基本修复;加快污水处理设施建设,2017年实现南边、范湖污水处理厂投入使用,2019年实现乐平污水处理厂投入使用。创新城市治理措施。聘请城市物业管理服务公司,并组建三江、南边、范湖的环保城管执法中队,强化三大片区的管理力度;搭建“城市智慧管家”信息平台,用信息化手段实时监测企业污染排放、工地扬尘、河涌水质及地下污水排放;加大土地矿产卫片执法检查工作,完善“早发现、早制止、早报告、早查处”的防范机制和责任约束机制,力争实现“零约谈、零问责”;推进碎布市场的综合整治,通过产业提升、联合执法、人员分流安置等措施,实现碎布市场转型改造。

三、围绕品质提升,着力构筑区域价值新高地

立足城产人融合发展,全面深化人才引入、基层法治化水平、人文内涵建设,优化提升区域综合竞争力的品质要素,再创发展新优势。

(一)实施人才强镇战略,激活发展活力之源。

实施“智库计划”,完善人才评价激励服务保障机制,提升高层次人才“一站式”服务水平,发挥商协会平台作用,吸引为政府决策、产业发展、资本运营、社会治理等提供决策参谋指导的高端知识人才。实施党政人才能力提升工程,落实公务员分类管理改革,建立专业岗位聘任制和聘用人员“双向选择”及退出机制,到2020年实现机关专业技术型人才占干部队伍总数的30%以上。实施科技创新人才引进计划,搭建引入“科技特派员”等柔性人才引进平台,加快引进国内外领先水平的创新科研团队、行业技术人才和科技开发人才。同时,加快产业社区、双创基地、大学生创业带动就业孵化基地等配套平台建设,优化“新乐平人”服务管理系统,实现“城产人”三者良性互动。

(二)创新基层治理,提升城市法治化水平。

建立基层善治体系,强化农村“两委”干部队伍建设,持续推进“4+1”基层治理工程,完善直联制度和村(居)议事会、村务监督委员会民主议事制度,增强基层自治组织服务能力。加强商协会、社区服务等社会组织规范管理,逐步搭建起“政社归位、协同共治”基层治理新体系,力争2020年社区社会组织达60个以上、登记在册社工不少于40名。全面推进基层治理法治化,实施全民普法和法治文化建设常态化机制,健全依法维权和纠纷预防化解机制,实施“中心+网络化+信息化”治安综合网格化管理,实现每年化解各种社会欠账60%以上。推动人民调解、行政调解、司法调解有机衔接,健全“三官一师”联系村()制度,落实重大事项风险评估机制,引导和支持群众合法理性表达诉求。整合镇、村两级公共法律服务平台资源,全面开展一村(社区)一法律顾问工作,打造“乐平特色”半小时公共法律服务圈,让人民群众共享“法治红利”。

(三)传承创新,丰富城市人文内涵。

深入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实施群众素质提升行动计划,传承创新儒家传统优秀文化,引导建立诚信、向善、仁孝道德观的文化导向型城镇。建立城市管理与创文长效机制,提升群众法治文明、开放包容的精神道德素养。实施文化传播工程,在儒家天下文化公园、冠军广场、“一河两岸”景观提升等一批城镇新亮点工程融入拼搏向上、廉洁勤奋人文精神元素。实施文化惠民工程,完成14个村居“五个有”建设提升,建成乐平、念德、大岗村委公共文化服务示范点,2017年底建成佛山市公共文化服务示范区。完善文体设施,把文化广场、文化中心广场打造成全民健身广场,推进产业社区等青少年校外活动阵地建设,广泛开展全民健身运动,增强群众体质。

四、围绕民生福祉,着力提升群众幸福指数

聚焦“三农”发展,加大各项民生事业资源投放力度,确保安全生产和治安防控环节无漏洞,推动群众幸福感与经济社会发展同步提升。

(一)致力“三农”发展,建设绿色乐平。

实施农村环境美好工程,未来五年,新增投入2800万元,推进8000亩高标准农田改造工程,实现14个村居基本农田设施改造;在2018年完成美丽乡村建设的村庄规划,实现城乡建设规划全覆盖,力争2018年建成14个“五好”新村居,到2020年建成14个村级小公园和4个美丽乡村示范点;延伸市场化保洁至各村居,实现2018年城乡保洁一体化。实施新型农业培育工程,借助宝苞农场、侨鑫生态园、小农街等龙头辐射,引导传统农业向二、三产转型,发展现代观光休闲农业。引导农户利用“互联网+”等新媒体搭建农产品销售平台,实现增效增收。引导种养大户建成家庭农场发展庄园经济。实现2020年农民人均纯收入达2.43万元/年,年均增长8%实施服务提质工程,落实14个村居硬件升级工程,深化信息化建设,实现村居委承接社会管理事权业务;推动惠民实事全覆盖,着重解决20万元以下普惠性民生项目。

(二)完善教育卫生社保体系,构筑幸福乐平。

统筹协调全镇教育资源。投入2亿元加快教育基础设施建设,实现到2017年增加2700个公办学位。引进优秀教师人才队伍,实现义务教育均衡优质标准化发展。构建学前教育长效发展机制,建设以公办园和普惠性民办园为主体的学前教育服务网络。开展“订单式”职业技能培训教育,构建“政校社企”合作模式。落实创业就业扶持政策。出台创业带动就业实施意见,推行租金补贴等一系列补助政策,为城乡劳动者提供高效优质的就业创新创业环境。构建新型养老服务体系。探索居家养老新模式,打造“星光老年之家”居家养老服务示范点,争取2018年建成全区农村“居家养老”综合服务的品牌。优化医疗卫生资源配置。科学布点公立社区卫生服务站,实现村居卫生服务全覆盖;全面建立分级诊疗制度,构建数据医疗和健康服务全覆盖体系;推行公立医院综合改革试点,引进医疗卫生专才,下沉优质医疗资源,建立更高质量的医疗服务体系,打造省级“卫生强镇”。

(三)严把安全防控关,打造平安乐平。

提升生产安全指数。深入开展安全生产“打非治违”,通过专项整治、联合执法、分行业打造安全生产示范点,落实企业安全标准化建设;充分利用互联网、“掌上安监”实时掌握监控企业安全生产情况。深化“平安创建”。全面推进“人防、技防、物防”三位一体、“天网、地网、人网”齐头并进的立体化、智能化治安防控体系;扩充防暴队伍至50人,提高应急处突能力。加强食品安全监管。完善省级食品安全溯源系统,建设镇食品安全检测室,建成市级“食品安全示范镇”。制订“互联网+食品安全”行动计划,建立监管对象“一户一档”数据库,加强农产品种植养殖环节与食品生产经营环节电子追溯信息对接,在全镇营造“放心食品”健康氛围。

五、围绕高效创新,着力强化政府自身建设

强化“四个意识”,把全面从严治党的要求落实到从严治政中,全面提升理政能力,增强政府执行力和公信力,加快建设人民满意的廉洁、法治和高效政府。

(一)强化监管,建设廉洁政府。

完善廉政监管体系建设。建立健全廉政教育、监督、考核常态化机制。依托12345热线、农村廉情预警系统等信息平台系统,落实廉情防控以及信息收集机制,确保基层组织依法用权。加大审计监督力度。实施审计监督全覆盖,深入推进廉政风险防控平台与数据信息系统接驳,加强人事、资金、产业项目引进、土地交易、基建工程、“三农”等“双集”领域的审计和行政监察,强化重要环节和关键岗位监督,及时督查落实审计整改。

(二)注重规范,建设法治政府。

增强依法行政意识。建立定期学法制度,加大依法行政培训力度,提高干部运用法治思维和法律手段解决突出矛盾和问题的能力。完善依法行政制度建设。编制全区首个镇级政府权责清单,落实政府部门责任制和岗位责任制。制度化深入推进政务公开,推动政府新闻发布常态化、规范化。提高依法科学决策能力。设立镇园法律顾问团和法律人才库,完善决策议事、咨询运行机制。

(三)锐意创新,建设高效政府。

加强效能建设。落实“三个区分”,建立健全改革容误机制。健全干部问责机制和绩效考评机制,力争督查督办事项完成率始终保持在95%以上。加快职能转变。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持续优化“一门式”行政服务。完善公资运营和投融资监管机制,深化国库支付财政改革,推进中长期预算的科学编制,推进公众参与财政改革和预算编制工作,建立预算绩效评价体系,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

各位代表,适应新常态,攻克发展瓶颈,我们重任在肩;实现乐平跨越式发展,我们信心满怀。我们深信,在镇委的正确领导下,在广大干部群众的共同努力下,“智能创新示范园区、法治文明和谐之城、绿色生态美丽家园”美好蓝图必将实现!

 

 

 

 

 

 

 

 

 

 

 

 

 

 

 

 

 



[1] PPP模式: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模式。

[2]工作母机:制造机器和机械的机器。

[3] O2O:即Online To Offline,将线下的商务机会与互联网结合,让互联网成为线下交易的平台。

[4]双百工程:投入100亿元,启动涵盖产业项目,基础配套,城市综合整治等100项目工程,实现“城产人”融合,城市价值持续提升。

[5]科技特派员:引导各类科技创新创业人才和单位整合科技、信息、资金、管理等现代生产要素,深入农村基层一线开展科技创业和服务。

[6]柔性人才引进平台:打破国籍、户籍、地域、身份、档案、人事关系等人才流动中的刚性制约,在不改变和影响人才与所属单位人事关系的前提下,通过政府引导、市场调节、契约管理引进非本地户籍人才。

[7]“新乐平人”服务管理系统:按照《佛山市新市民服务管理发展规划(20162020年)》要求,2020年前实现4项总体目标:一是全面落实居住证制度,“新乐平人”居住登记率达到90%,“新乐平人”常住人口居住证办证率达到95%以上,随迁子女入学率达到95%以上。二是符合条件的“新乐平家庭”和本市户籍家庭享受同等的住房保障待遇。三是“新乐平人”基本医疗保险参保率稳定在98%以上,医保政策范围内报销比例达80%以上;四是形成完善的“新乐平人”服务管理政府规范性文件制度体系,协管员队伍达到新市民总数的1.5‰。

[8] 三官一师:法官、检察官、警官和律师

[9] 五个有:有一个不少于200平方米的综合文化活动室、有一个农家书屋或社区书屋、有一个不少于500平方米的文体广场、有一个文化信息共享工程服务网点或电子阅览室、有一个宣传橱窗或阅报栏。

[10] 五好:规划建设好、绿化美化好、空气水质好、公共服务好、社会风尚好

[11]“四个意识”: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看齐意识。

[12]双集:权力集中和资金密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