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网站支持IPv6

三水区2012年政府工作报告

发布时间:2012-03-02 09:03:00 来源:三水区委办区府办 【字号:

政府工作

 

——2012223在佛山市三水区第十五届

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上

 

三水区区长   陈英文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佛山市三水区人民政府向大会作政府工作报告,请予审议,并请各位政协委员和其他列席人员提出意见。

 

2011年工作回顾

 

2011年,在市委、市政府和区委的正确领导下,在区人大和区政协的监督支持下,区政府带领全区广大干部群众,在应对新挑战中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在抢抓新机遇中推动重点工作取得突破,实现了十二五规划开门红。

一、经济发展在攻坚克难中再创新优势

一年来,我们努力化解资金、土地、电力等瓶颈制约,经济发展实现量质并举。强化园区载体建设,三水工业园区被纳入佛山高新区核心园区,太阳能光伏和饮料产业基地入选省市共建项目。提高项目准入门槛,引入海尔、宝钢等147个项目,引资总额和投资强度创历史新高。加大项目落实力度,恒益电厂、爱康二期等191个项目建成投产,预计可新增年产值442亿元。深化政产学研合作,省医疗器械检测中心投入使用,能源环境育成中心动工建设,新增企业工程中心5家。扶持企业做大做强,创中国驰名商标1件,2家企业完成股改及券商内部审核,培育出年纳税超2亿元企业。加快推进转型升级,电子信息、机械装备、食品饮料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先进制造业和特色优势产业发展迅猛,占工业比重不断提高;在全省率先将清洁生产引入农业领域,新增省清洁生产企业14家。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稳步推进制造业主辅分离试点工作,金太阳酒店挂牌五星级饭店,实现零的突破,三水温泉度假村建成开业。加快农业园区和农业科技推广示范基地建设,农业结构不断优化。

预计,全区实现生产总值666.2亿元,增长16%;工业总产值2415.3亿元,增长21.6%;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360.9亿元,增长24.6%;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23.4亿元,增长23.1%;新签项目计划投资总额409.2亿元;实际外商直接投资3.7亿美元;城镇居民年人均可支配收入23383元,增长12.2%;农村居民年人均纯收入11302元,增长12%

二、城乡面貌在协调并进中呈现新变化

一年来,我们紧紧围绕规划引领、要素统筹、功能配套和建管并重,城乡一体化发展加快推进。启动全区总体发展战略规划研究,开展新一轮城市总体规划修编,完成绿道网、水务等专项规划编制。积极拓展城市空间,成立三水新城建设管委会,新城规划编制等工作顺利铺开。强化交通路网建设,白金三期等道路建成通车。大力开展城市升级行动,文锋东等重点片区三旧改造成效显著,白泥坑垃圾卫生填埋场首期投入试运营,金本水利枢纽工程动工建设,樵北涌综合整治等工程加快推进,启动中心城区水浸街黑点整治,完成驿岗污水处理厂中心城区大棉涌截污工程,芦苞至大塘供水管网顺利接驳北江水厂,新增通自来水自然村50条。推进城市管理重心下移,初步形成动态化、数字式大城管格局。国家生态区创建取得阶段性成果,顺利通过国家卫生城市复审考核。持续开展村容整治,新创建社会主义新农村59条,白坭镇实现新农村全覆盖。

三、民生改善在和谐共建中取得新成效

一年来,我们坚持以人为本,进一步加大资金投入,着力办好民生十件实事 *一批事关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得到有效解决。加快发展社会事业,新技工学校、佛山职业技术学院、市中医院三水医院和区妇幼保健院住院大楼投入使用,教育卫生事业实现新发展。强化社会保障建设,提高新农保待遇和低保五保供养标准,建成平价商店13间,较好完成年度扶贫任务。农家书屋实现行政村全覆盖,文化馆、图书馆、博物馆免费向社会开放,成功举办国际铁人三项赛和第四届饮品文化节。深入开展全国文明城市创建活动,城市公共文明指数位居全市前列。积极创新社会管理,鼓励符合条件的社会组织开展居家养老等民生服务,村务公开民主管理示范建设经验在全国交流推广。出台重大决策社会稳定风险评估办法,把矛盾化解在萌芽状态。强化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新建围院式安全小区62个,实现基层综治信访维稳工作站全覆盖,社会大局和谐稳定。双拥共建工作成效显著,实现省双拥模范城五连冠

四、政府建设在服务创优中得到新加强

一年来,我们不断强化服务意识,狠抓作风转变,行政效能得到进一步提升。圆满完成区、镇两级政府和村委会换届选举,各级领导班子结构进一步优化。深化大部制改革、简政强镇事权改革和事业单位分类改革,干部队伍干事创业热情得到有效激发。完成新一轮行政审批事权下放,政府效能不断提高。深入开展公有资产管理和农村集体产权交易制度改革,发展环境持续改善。法治建设扎实推进,共办理人大议案、建议和政协提案110件,办复率达100%。统计、审计、物价、档案、武装、妇女、儿童、老龄、残联、对台、民族宗教、外事侨务等工作成效显著。

这些成绩的取得,无不凝聚着全区人民的智慧和汗水,无不饱含着社会各界的关心和支持。在此,我代表区人民政府,向奋斗在各条战线上的广大干部群众,向参与三水建设的社会各界人士,向区人大代表、政协委员,表示衷心感谢和崇高敬意!

同时我们也清醒地看到,三水的发展仍然面临许多深层次的矛盾和问题。一经济结构性矛盾比较突出,资源环境制约加剧;二是城乡建设历史欠账较多,城市发展滞后;三是群众利益诉求日益多元化,创新社会管理任务繁重;四是各级领导干部驾驭科学发展的能力有待增强,政府效能需要进一步提高。对此,我们必须高度重视,采取有力措施认真解决。

 

2012年工作安排

 

2012年是新一届政府的开局之年,我们既要积极应对制约经济发展的各种不利因素和影响,更要把握区域转型升级和持续发展带来的重大机遇,推动三水经济社会跨越发展。为此,区政府把今年定为“执行落实年以加强政府建设为核心,强化执行落实服务发展两种意识,突出抓好加快转型升级、提升城市品质、创新社会管理、发展民生事业四项重点工作

——强化执行落实意识。提高政府执行力就是提高发展竞争力。发展目标和大政方针已定,我们要以时不我待的精神提早谋划、狠抓落实,以实实在在的成效接受组织和群众的检验。

——强化服务发展意识。服务是政府的天职。我们要进一步强化服务意识,提升服务水平,切实解决企业在发展中遇到的困难,以优质高效的服务助推三水跨越发展。

——突出加快转型升级。把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作为工作主线,大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优化提升传统产业,构建现代产业体系

——突出提升城市品质。把城市转型作为产业升级的重要支撑,集中优势资源推动新城规划建设,协调推进旧城改造,改善城市形象,提升城市功能。

    ——突出创新社会管理。把加强社会建设、创新社会管理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维护社会秩序、促进社会和谐,为发展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

——突出发展民生事业。把人民群众利益放在工作首位,着力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让人民群众享受发展成果,得到更多实惠。

今年工作的指导思想是: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牢固树立开放包容、产城互动、绿色发展理念,围绕建设产业新城、南国水都、广佛肇绿芯目标,加快转型升级,提升城市品质,创新社会管理,增进民生福祉,加强政府建设,全力开创幸福三水事业新局面。

今年工作的主要目标是:全区生产总值增长16%,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8%,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增长12%,万元生产总值能耗和主要污染物减排完成上级下达指标。

为实现上述目标任务,我们要做好以下六个方面工作:

一、围绕转型升级,着力提升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

突出园区载体作用,把项目作为第一抓手,在发展中促转变,在转变中谋发展,加快构建现代产业体系。

提升产业发展载体。以佛山高新区核心园区加快建设为契机,理顺三水工业园区管理体制和运作机制,明晰发展思路,明确产业导向,全面提升建设管理水平。优化西南水都饮料基地发展环境,发挥龙头企业带动作用,促进产业链从生产向研发、检测和销售等环节延伸。加大白坭、大塘等工业园区产业转型升级力度,提升优质大项目承载能力。建立土地资源竞争性分配制度,严格实施新上项目投资强度、建筑容积率等控制性指标考核,铁腕处置闲置土地,提高土地集约节约利用水平。

强化项目引进落实。要实现经济跨越发展,特别是完成今年的目标任务,必须坚持激活存量与挖掘增量并举。一方面,鼓励企业增资扩产,并在我区设立销售公司等区域性总部,使现有企业的潜在发展优势得到充分激发。另一方面,加大招商引资的力度,着力引进世界和中国500强、产业龙头项目,实现产业链招商新突破,促进战略性新兴产业规模化、先进制造业集群化、特色产业优势化发展。完善和执行招商引资资金到位、项目开工、企业税收三位一体考核体系,提高招商引资实效。建立重大项目审批绿色通道,在政府服务、要素保障、企业融资等方面提供全方位支持,确保引进一批、开工一批、投产一批、续建一批,为经济跨越发展提供项目支撑。

促进产业、科技、金融融合发展。出台系统的产业发展和扶持政策,助力企业腾飞。鼓励企业实施技改、组建工程中心和博士后工作站,力争能源环境育成中心、省质量监督饮料及食品添加剂产品检验站投入使用。建立完善的人才管理政策体系,加大招才引智力度,注重本土人才培养,强化企业家队伍建设,为经济跨越发展提供人才支撑。实施金融倍增计划,引入各类金融机构和股权投资基金,引导风投机构注资强优企业,扶持小额贷款公司和融资性担保机构加快发展,使金融成为助推产业转型升级的重要动力。

提高产业协调发展水平。大力支持本土民营企业发展,不断壮大民营经济规模、提高民营经济发展水平。积极引进培育大型物流企业,全面推进制造业主辅分离。把文化产业放在更加重要的位置,出台扶持配套政策,以三水新城和北部三镇为依托,大力发展商务会展、文化创意、生态休闲等产业。加快奥特莱斯等大项目投入运营步伐,力争再有1家酒店通过五星级饭店评审,壮大提升餐饮商贸业的规模和内涵。加快景点景区建设,加大线路策划包装和推介力度,促进旅游业提升发展。继续开展七园一带现代农业园区建设,鼓励支持农民以土地入股、互换等方式参与土地规模经营。重点推进12个农副产品专业批发市场建设,提升农业流通水平。注重培育以农业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为代表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完善农业贷款体系,实施政银保一卡通

二、围绕绿色发展,着力推进城乡环境整治

坚持治、管、建并重的原则,持续推进环境治理与建设工作,让优美环境成为南国水都、广佛肇绿芯建设的重要体现。

加大水环境综合整治力度。继续推进乐平涌、樵北涌、望岗涌综合整治,三岗电排站重建、金本水利枢纽建设等工程,启动西南涌北段、高丰涌、大塱涡涌等河道整治工程前期工作,加快推进污水处理厂及配套管网建设。多管齐下开展北江沿岸码头整治,规范水上运输行业秩序,改善水生态、优化水环境。

狠抓节能减排和环境保护。积极推广使用先进技术和节能产品,力争新增省清洁生产企业10家以上。强化建设项目环保验收和重点行业监管,严厉打击偷排偷放,促进总量减排。健全项目综合评价体系,坚决淘汰一批能耗高、贡献少的低效企业,为优质大项目腾出发展空间和环境容量。

三、围绕品质提升,着力推进城乡一体化建设

抢抓广佛肇区域加速融合机遇,突出规划引领,坚持新城建设与旧城改造协调并进,加快建设宜居城乡。

完善城乡规划体系。充分发挥顶层设计的导向作用,高标准修编城市总体规划,并实现与土地利用、交通、产业等规划的有机衔接。突出高水平规划的引领作用,开展三水新城规划国际竞赛,完成重点区域控制性详细规划编制,确保一年完成规划工作目标的实现。

强势推动三水新城建设。新城建设是本届政府一件至关重要的大事,要倾全区之力加快推进。不断完善新城建设管委会的体制机制,推动新城建设高效有序实施。大力推进新城规划范围内的土地征拆工作,为新城建设提供载体支持。抢抓三旧改造和佛肇轻轨三水站规划建设等机遇,着手谋划新城建设和产业布局,努力实现一年打基础的目标。

提升城市品质。全面实施城市升级三年行动计划,加快推进云东海景观建设等9项工程,并确保大棉涌城区段景观建设等5项工程年内完成。强化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力争塘西一期、西乐路、三水二桥南延线、乐大线、油金大桥扩建、永乐路下穿广茂铁路通道、三达路北延线等工程完工通车,加快推进兴业路北延线、塘西二期等工程,加速启动虹岭路西延线、桃园路西延线等工程。各镇(街道)要加大投入,不断完善交通、市政等配套设施,提高城市化水平。支持西南街道实施城市西进工程,加快对外开发区等片区三旧改造工作,建设北江新城;支持乐平镇园城互动,打造产业先进、环境舒适、配套齐全的工业城镇。

优化城市管理。深入开展城乡交通综合治理,加快中心城区公共停车场规划建设,优化道路通行环境,有效缓解交通拥堵、停车难等问题。强化城市环境卫生管理,加快城乡生活垃圾中转站建设,大力整治乱摆卖、乱搭建、乱张贴等行为,全面提升城乡净化水平。积极开展形式多样的城乡绿化美化活动,加大区域绿道网建设管理力度,全面启动生态风景林带建设工程,不断提升绿化工作水平。继续深化数字城管和交通智能管理建设工作,进一步完善城市管理办法,全力打造高效统一的智能化城管格局。

加快推进城乡统筹。坚持以科学的规划推动农村建设,完成57条自然村的规划编制工作。强化农村道路、公共交通等基础和配套设施建设,进一步扩大村村通自来水覆盖面。以创建省卫生村为抓手,进一步丰富新农村创建内涵,强化农村污水处理,全面实现垃圾村收镇运区处理,力争创建新农村45条。

四、围绕和谐稳定,着力提升社会管理服务水平

高度重视社会管理工作,积极探索建立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适应、具有三水特色的社会管理体系,营造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

深入推进社会管理创新。充分发挥政府主导作用,大力培育和扶持发展公益慈善类、社会服务类、行业协(商)会等社会组织,注重发挥各类社会组织尤其是工青妇等群团组织的重要作用。加强社区、村居建设,实现基层民主自治与政府行政管理有机结合,引导人民群众平等参与自治和管理。创新流动人口服务管理,逐步完善外来务工人员及其子女积分入户、入学等制度,提高他们对三水的认同感和归属感。

积极深化农村改革。进一步深化农村管理体制改革,加大股权规范化管理工作力度,积极实施农村行政事务、自治事务和集体经济组织经营事务规范化管理,完成农村财务网上监控平台建设,提高基层民主管理水平。加快农村集体土地确权发证工作,盘活经济留用地,拓宽集体经济增收渠道。

切实维护社会稳定。深入开展重大事项社会稳定风险评估,实现法律服务进村居全覆盖,切实把矛盾纠纷化解在萌芽状态、化解在基层。完成公共安全视频监控系统二期工程建设,构建新型社会治安防控体系。严格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完成200家重点企业标准化创建。强化食品药品安全监管,提高保障公共安全和处置公共突发事件能力。

五、围绕高效创新,着力加强政府建设

实现跨越发展,离不开一支敢于担当、勇于负责、大胆创新的干部队伍。要切实转变职能,提升效能,打造人民满意政府。

增强驾驭经济社会发展能力。实施干部活化工程,围绕产业转型升级、城市升级、社会管理等中心工作,激发干部干事创业活力。建立健全公务员队伍学习培训长效机制,抓好学历教育和业务培训,着力提高广大干部的素质和水平。推进决策科学化民主化,严格落实专家咨询、社会听证、决策评估、合法性审查等决策制度,让决策更符合三水发展及群众利益需求。创新政府理财思路、投入机制和管理方式,综合统筹、高效运营、优化配置财政、国土、国资、行政事业单位资产等资源,全面提升政府经济管理水平。

强化作风效能和廉政建设。合理划分区、镇两级人权、事权、财权,对城市规划、重大项目实行区镇联动,集中资源办大事。强化区级职能部门的统筹协调、决策指导和检查考核作用,将具体事务下放到镇(街道)。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提高办事效率。以区国土城建水务局、环境运输城管局和西南街道、乐平镇为试点,建立干部履职问责机制,增强政府公信力。认真办理人大议案、建议和政协提案,广泛接受社会监督。积极开展保持党的纯洁性教育,全面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探索开展廉政风险防控机制试点工作,进一步完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加强对重点领域和关键部位的监督检查,严肃查处损害群众利益行为。

六、围绕改善民生,着力提升群众幸福指数

正确把握推动发展与改善民生的关系,努力增进民生福祉,使跨越发展的过程成为造福人民的过程。

加快发展教育卫生文体事业。探索建立城乡教育办学体制一元化模式,完善校际交流支教机制,促进区域教育均衡发展。培养引进一批名师,力争在创建名校上取得新突破。全面落实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加快区中心幼儿园改造,完成南山等镇级中心幼儿园建设。组建三水职业教育集团,提高职业教育服务地方发展能力。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完善社区卫生服务网络,推进智能卫生建设。继续实施名院、名科、名医工程,支持区人民医院创三甲。充分发挥公安和卫生系统的综合优势,实现“110”“120”网运行。健全人口计生综合治理机制,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加快实施文化惠民工程,完善区、镇、村三级文体服务网络。健全创建全国文明城市长效机制,提升城市文明程度。

深化劳动和社会保障制度建设。健全就业服务体系,强化劳动技能培训,落实各项支持就业优惠政策,着力解决本地大中专毕业生就业问题,新增就业岗位2万个,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以内。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建设,进一步提高社会保障水平。健全社会综合救助体系,继续推进公租房建设,积极实施农村困难群众危房改造,新建平价商店13间。全面完成扶贫双到三年计划,力争区内对口帮扶户年人均纯收入达到4500元。

切实办好民生十件实事

1.新增331个围院式安全小区,力争平安村居覆盖率达到70%

2.整治中心城区6个水浸黑点(全区共10个),有效缓解水浸街问题。

3.进一步完善公交体系,新投放150辆公交车,开通、调整13条公交线路,更新108辆出租车,方便群众出行。

4.提高户籍老人高龄津贴标准,8099周岁每人每月增加100元,100周岁以上每人每月增加200元。

5.对本区困难家庭就读幼儿园至本科阶段子女进行资助。

6.201271起,全征土地农村居民基本养老保险补贴制度待遇标准由240/月提高至300/月。

7.建设区国民体质监测站,为群众科学健身提供指导。

8.加大投入,形成约3000万元的小额创业担保贷款规模,并给予贴息扶持,营造良好的自主创业环境。

9.优化健力宝路、广海路等主干道通行系统,提升中心城区交通保障能力。

10.完成区妇幼保健院门诊大楼改造,提高医疗卫生服务能力。

各位代表,风劲潮涌,正当扬帆破浪;任重道远,更需快马加鞭。三水已步入跨越发展的关键时期,时代召唤着我们,人民期待着我们。让我们在市委、市政府和区委的坚强领导下,创新进取,务实有为,努力推动三水经济社会发展再上新台阶!

 

 

 

 

 

区十五届人大二次会议秘书处          2012215

(共印880份)

注释:

2011民生十件实事完成情况:

1.完成《公交线网规划》编制;城区主要道路新增停车位1782个;基本完成13个交通黑点整治。

2.新农保参保人数218170人,参保率97.67%,实现全覆盖;新开发就业岗位23900个,城镇失业人员就业再就业1902人,实现零就业家庭动态归零。

3.启动1747套公租房建设,完成38套农村低保家庭和散居五保供养对象危房改造。

4.540户符合条件的老人提供居家养老服务。

5.开展区中心幼儿园分园改造前期工作。

6.城市休闲公园完成土方施工和部分管道安装,江滨公园完成施工图设计,云东海湿地公园完成部分区域清淤和土方回填;完成城市绿道建设年度任务。

7.建成新华北路、区国税局旁地上停车场,启动彩虹公园地下停车场建设。成业汇景苑后面小汽车通过涵洞动工建设。

8.设置村居垃圾中转站17个。

9.建成53个村(居)行政服务中心并对外服务。

10.110接报街面违法犯罪报警数同比下降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