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网站支持IPv6

区农林渔业局2012年工作总结暨2013年工作计划

发布时间:2013-10-18 15:42:00 来源:三水区农林渔业局 【字号:

              聚力谋发展  执行抓落实

          ——区农林渔业局2012年工作总结暨2013年工作计划

  

  今年,在区委、区政府及上级业务部门的正确领导和指导下,我局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围绕区委“产业新城,南国水都,广佛肇绿芯”的发展定位,狠抓落实和服务,发展精细农业,强化动物防疫,抓好制度创新,加快现代农业园区基础设施建设,“三农”工作进展顺利。

 

  一、2012年工作完成情况

  (一)抓好现代农业园区建设,提高集约化生产水平

   农业园区建设是改善农业生产的有效载体,从2008年起,我区对“七园一带”进行持续的投入,为农业增效、农增收奠定了坚实基础。

  到10月底止,已组织验收了大塘镇现代农业生态园区(六一片区)、大塘镇现代农业生态园区(新莲塘、梅花营片和莘田片)和迳口农业园东洲围片2010年度工程5个标段,面积14499亩。在建的有芦苞涌生态隔离带(欧边片)工程等8个标段,面积29499亩,目前已完成工程量的95%,可望今年底前全部完成。经过五年建设,已建成连片农业园区71219亩,约占规划面积的71%。通过农业园区的建设,极大改善了生产条件,促进了土地的集约,培育出利达隆、兆利丰等生产规模较大的农业生产企业,为发展三水农业集约生产带了个好头。

  (二)抓好农业科技示范推广,提高农业种养水平

  农民对新的农业技术和种养模式有一个从不知到知之的过程。要尽快完成这一过程,搞“试验田”是一种很好的办法。

  一是全力推进四大示范基地建设。三年来,共投入资金270万元,建成优质高值温室花卉大棚906亩;优质高值水产鱼塘保温棚3000亩;优质高值蔬果育苗温室大棚100亩;优质高值蔬果新品种示范基地28个。示范基地的建设对新种养方式和新品种的推广起到了很好的作用,例如笋壳鱼的养殖就是在乐平示范基地取得成功后在全区推开的。

  二是加大科技投入,改良水产苗种。淡水养殖,鱼苗的品质是重要的保证。有了好的鱼苗,可以提高抗病毒能力,从而减少农药的使用,既省钱又减少药物对消费者的危害。为此,我局加大了对水产种苗提纯复壮工作的投入,给予佛山市三水白金水产种苗有限公司10万元奖励,用于黄颡鱼、白金改良鲫鱼两个品种进行提纯复壮和推广养殖工作。这家公司为全区养殖户提供了1000万尾优质黄颡鱼、改良鲫鱼,提高了农民收入。另外,加强水产种苗的生产管理。对全区水产种苗场进行普查登记,全区换发新《水产种苗生产许可证》14家,严格执行水产种苗生产许可制度,保证我区的渔苗质量。

  (三)抓好林业生态建设,助推“广佛肇绿芯”建设

  三水有森林面积约18万亩,约占全区国土面积的14%。如何保护和利用好这些绿色资源,对实现今年区委区政府提出的建设广佛肇绿芯的宏伟目标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为此,我局加强了林业生态的保护和建设。

  一是调整林业管理机构,加强对我区重要林区管理。大南山林场,面积超7000亩,是三水的重要林场。过去,该林场,是自收自支的事业单位,经费不足,职工既要护林,又要创收,难以全力保护森林。今年区政府将该单位纳入全额拨款事业单位,彻底解决了职工的后顾之忧,大大提高了职工的护林积极性。

  二是抓好生态景观林带建设。共完成二广高速乐平示范段0.8公里和北江大塘段、北江芦苞段、北江西南段、西江三水段1公里可视范围内生态林带建设,投入资金1116.76万元。二广高速云东海段生态景观林带工程正在建设中,工程将于12月底完成。 

  三是推进“一村一景”建设。全年共送苗下乡65000多株,完成绿化示范村建设35条,并将“一村一景”建设同名村名镇和新农村建设相结合,建成了乐平康乐村、夏渔村等一批绿化示范村。

  四是加强低效生态林改造和生物防火林带建设。共完成低效生态林改造建设1000.15亩,生物防火林带100亩,投入建设资金259.7万元。

  (四)抓好动植物防疫工作,确保不发生重大疫情

  动植物防疫事关广大群众的健康和农产品收成,半点也不能马虎。全局上下,对防疫工作始终保持高度警惕,常抓不懈。

  一是认真做好红火蚁的扑杀工作。今年初,云东海、乐平等地发现红火蚁疫情。我局迅速组织各镇(街)对辖区内进行全面检查,对发现的疫情点进行了彻底的扑杀,有效防止了疫情的扩散。据统计,共投入100万元购买药物14.36吨,举办现场会、培训班等30多场(次),派发宣传资料20000多份,有力扑杀了红火蚁。

  二是做好蔬菜的检测工作。一年来,我局检测中心对全区的蔬菜不间断的监测,每月开展至少一次的专项抽样监测行动,查处蔬菜种植环节使用禁限农药等行为。全年共采集蔬菜样品13012份,并对样本进行了测试,所抽样品均没有发现使用违禁农药以及农药残留超标现象。

  三是抓好动物疫病防控工作。落实责任制,狠抓强制免疫,做好消毒灭源,加强免疫抗体检测和病原学监测,严把产地检疫关。据统计,截止10月份止,共组织发放禽流感、猪口蹄疫等疫苗3574.14万毫升,所有强制免疫项目免疫率均超过国家规定的水平。此外,共发放消毒药物28.634吨,有效防止了动物疫情的发生。

  (五)抓好农村体制改革,确保农村大局稳定

  按区委区政府的部署,我局稳步推进农村体制改革,收到良好效果。

  一是积极推进农民专业合作社和农业龙头企业建设。目前全区已有农民专业合作社31家,其中市级示范社10家,省级示范社从去年的1家可望增加到5家。已组建农业龙头企业21家,其中市级4家。

  二是稳步推进农村集体资产管理交易和财务网上监控平台建设。截止2012年10月,农村集体资产管理交易平台累计交易资产621宗,年成交总额2466万元,增值17.77%。其中进入镇交易中心交易177宗,累计年成交总额1474万元,增值19.43%;农村财务网上监控平台的上线工作已完成,可对全区农村财务情况进行实时监控,目前正在启动票据管理模块的建设工作。

  三是完善农村体制改革配套文件。根据区委区政府《关于深化农村综合改革的意见》的精神,完善落实了《关于加快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意见的通知》、《佛山市三水区关于探索完善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关系和规范管理工作的指导意见》、《佛山市三水区农村集体资产管理交易办法(试行)》等三个配套文件,深化农村综合改革。

  四是继续推进“政银保”农业贷款。截至2012年10月31日,全区累计发放贷款1808宗,金额23589.1万元。其中,今年1-10月共发放贷款581宗,金额7907.3万元。上半年已推出农户“一卡通”循环贷款模式,简化审批手续。截止2012年10月31日,全区发放“政银保”一卡通循环贷款14宗,金额269万元。

  (六)抓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改善村居生活环境

  创建社会主义新农村活动,极大改善了农村的生活条件,赢得了广大农民真心拥护。

  一是组织验收2011年创建的示范村、达标村。对2011年66条创建的新农村示范村、达标村进行验收,并把今年的创建工作任务分解落实到镇(街)。

  二是抓紧推进今年示范村、达标村的创建。目前已有39条村进场施工,已竣工的有16条村,累计完成投资额1254万元。

  三是积极开展省级名村建设。开展了西南大望岗村和白坭西岸村省级名村建设工作。目前大望岗村已竣工,白坭西岸村正在抓紧建设,预计年底可完成。

  (七)抓好“三打两建”活动,加强农产品质量监管

  自省委省政府开展“三打两建”活动以来,我局积极参与,打建并举,在开展打击假冒伪劣农资和农产品的同时,努力探索加强农产品质量的监管的长期机制。

  一是深入开展以“农产品和农资产品安全”为主题的“三打两建”活动。从兽药、饲料和饲料添加剂等三大方面进行专项整治,全面整治我区农资市场、生产企业、经营店铺是否存在生产、销售假冒伪劣的兽药、饲料及饲料添加剂等违法行为,开展水产品质量安全“利剑”专项执法行动,行动中共查处制假售假案件13宗,涉案货值69万多元,罚没款近5万元。

  二是加强农资市场监管体系建设。成立区农资市场监管体系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及工作小组,制定区农资市场监管体系建设试点工作方案,探索建立长效机制,提升农资市场监管水平。

  与此同时,继续抓好农产品质量安全和农机、渔政安全、强农惠农等工作,确保农业生产有序发展。

  (八)抓好“简政放权”工作,方便企业群众办事

   按区委区政府要求,我局认真梳理了各科室的行政审批事项,对可审可不审的,坚决取消;对可下放到镇的,坚决下放,共下放审批权19项,大大提高了审批效率,方便了群众办事。

  此外,全力推进扶贫“双到”工作。对口广宁县和连山县的三年“双到”扶贫开发工作,我区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有力地改善了当地生产和生活条件,极大地提高了被帮扶村委和贫困户的收入水平,广大驻县驻村干部强烈的责任感和深入细致的工作作风赢得了当地群众的一致赞誉,受到朱小丹省长的高度评价。

 

  二、存在困难及问题

  2012年虽然各项工作顺利开展,但也存在不少困难和问题,主要表现在:

  一是农业园区建设水平有待提高,农业招商不尽人意,建设进度不理想。

  二是农村体制改革阻力较大,其牵涉历史问题较多,经济关系复杂,导致工作进程缓慢。

  三是林业建设用地矛盾突出,部分路段可绿化用地少,使风景林带建设标准和质量受到影响。

  四是水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工作机制不健全,经费保障不足,制约了监管效能发挥。

  五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扫尾工作进展缓慢。目前创建新农村的自然村集体经济较薄弱,筹资水平差,影响了创建积极性和建设进度。

 

  三、2013年工作目标和计划

  近几年来,三水区不断优化农业结构和推进产业化发展。除建成一大批种养殖业基地外,全区还涌现了一大批农民企业家和流通户,有效地促进了全区农业的产业化和规模化发展。但是我区农业发展的总体水平仍较低,产业化基础不够扎实,产业链过短,大多数农产品仍处于自产自销阶段。全区农业化发展表现为“三少三小”现象:一是龙头企业少,带动力小。当前仅有市级农业龙头企业2家,且规模小,加之农民市场意识淡薄,致使“企业+基地+农户”的产业链难以形成,辐射带动力不大。二是农产品市场少,拉力小。目前,三水区还没有一个大型的、有影响力的农产品流通市场,产品流通服务功能低下。三是农业中介服务组织少,力量小。虽然我区成立了一些专业合作组织,但在农产品市场信息、销售、技术推广与培训等方面的专业性中介服务组织仍十分薄弱。另外,农产品加工滞后。目前,我区还没有较为完善的农产品加工企业,大多数农产品均通过散户直接销售,致使农产品加工滞后,农业产业链短,农产品附加值不高。三水农业产业的这些不足,并非一日之功可以改变和扭转。但我们应有针对性的补短,夯实基础,坚持走有三水特色的农业发展道路。因此,2013年,我局要围绕“农村稳定、农业增效、农民增收”这一总目标,以现代都市型农业为基本定位,以龙头带动、规模经营、流通拉动、科技支撑为指导,以“水产、畜牧、蔬菜”为支柱,强化措施,扎实推进我区农村农业工作。为实现上述目标,重点做好以下工作:

  (一)打造“龙头”,带动发展

  广东省人民政府于2012年10月19日出台了关于扶持农业龙头企业发展的实施意见,强调扶持龙头企业就是扶持农民的理念,把龙头企业作为推进农业产业化发展的重要抓手。而农业龙头企业正是三水农业产业发展的短板,要加大力度培育我区的农业龙头企业。因此,2013年,我局首要任务是抓好“南方农贸城”建设项目的落地,培育三水农业的航空母舰。该项目由顺德生生公司投资,用地约1000亩,预计投资18亿元。将规划建设“九大中心”、“五大功能区”和“一大基地”。农贸城集流通、仓储、加工、会展、信息发布等功能于一体。项目地块征地工作稳步推进,预计今年底前完成。我局已将生生公司的水产养殖基地纳入明年农业园区改造提升工程计划,目前该项目正申报2013年省重点项目。另外,要在今年底前理顺乐平海峡两岸创意农业城公司的股权转让工作,加大招商力度,全力推动该项目建设,尽快发挥该项目的示范效应。

  (二)集约土地,规模经营

  目前,我区的种养规模仍然较小,大部分农户的耕作面积不超10亩,连片种植非常少,“单干”较多,“合伙”(合作社)较少,形成不了规模效应。因此,一是坚决推进《佛山市三水区关于探索完善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关系和规范管理工作的指导意见》(三农请[2012]52号),促进土地集约,为规模化生产打下坚实基础。二是加大力度扶持我区农业专业合作社的发展,着力解决合作社生产经营过程中面临的困难和问题,持续优化合作社发展的政策环境,增强合作社的实力和活力。三是按照现代农业园区建设规划要求,对规划水产养殖区进行高标准整治,改善水产业生产条件,对连片300亩养殖的合作社或养殖企业给予奖励,促进水产业规模经营。

  (三)科技强农,精耕细作

  我区目前蔬菜种植面积(含复种)已达18.31万亩,水产养殖面积达 14.5 万亩,“三鸟”出栏超4000万只,生猪出栏超80万只,是三水农业的三大支柱,也是今后三水农业发展的重要产业。但是,这三大产业的种养方式依然是传统,科技含量不高,还有很的提升空间。今后要在设施建设,农机运用,新品种推广,新技术运用上下功夫,向科技要产量,要质量。

  一是改善蔬菜生产技术。加强与省农科院等科研单位的合作,试验蔬菜水肥一体化生产模式,在取得成功经验后,在全区推广应用。大力提倡雾化喷灌、蔬菜大棚等节能新技术,提高能源使用效率。

  二是改良鱼种,促进水产大发展。开展鱼苗提纯复壮,改良亲本,提高水产苗种质量。重点扶持泰国笋壳鱼、黄颡鱼、花锦鳝、龟鳖类(如黄喉拟水龟)等优质高值水产、观赏休闲渔业(锦鲤养殖)和生态健康养殖示范基地(点)建设,以点带面,辐射带动我区优质高值水产养殖业的发展。对近15万亩的鱼塘按照相对连片集中的原则,科学规划建设水产园区(名特优水产养殖园区、生态渔业养殖园区、休闲渔业养殖园区),走集约化规范化的养殖路子。重点抓大塘镇莘田村委连片3000亩水产示范区的建设,大力推广塘底增氧、自动投料等新技术,带动我区水产养殖转变生产方式,提高产量的品质。

  三是集中圈养,改善禽畜养殖环境。我区“三鸟”和生猪养殖虽然量大但分散,对周边环境造成相当大的压力。且传统的“塘基养猪、水面养鸭、水下养鱼”的养殖模式,造成交叉感染,降低了水产品的品质。因此,要下功夫改变这种现状,严格按照区划定的禁养区,将畜牧养殖迁出居住区,利用相对偏远的山坡地发展畜牧业。鼓励集中养殖,收集禽畜粪便制造沼气,再利用沼气发电,从而达到既发展生产,又保护环境的良性循环。

  四是加强农产品品牌培育。支持龙头企业创建自主品牌,申报和推介驰名商标、名牌产品、原产地标记、农产品地理标志。鼓励外向型龙头企业向产品出口目标市场国家或地区申请商标国际注册,培育自主出口品牌。支持龙头企业开展质量管理体系和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农产品认证,积极打造三水优势农产品品牌。大力推进“三水大塘蔬菜集体商标”注册的相关工作,利用乐平雪梨瓜获国家地理标志的有利条件推广三水的农产品。结合《佛山市打击假冒“三品一标一名牌”农产品的工作方案》开展专项检查,建立我区名牌产品资料并做好相关的复评工作。

  (四)调整关系,确保稳定

  随着工业化和城镇化进程的不断推进,三水农村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社会关系和农村基层组织也出现了新情况。因此,适时调整农村的经济组织和经济组织成员的关系是不可避免的,是维护农村稳定的需要。

  一是做好集体经济组织及资产管理工作。积极推进农村体制综合改革,明晰党组织、村委会、经济组织的责权利,规范经济组织的经营行为,试点农村股份合作社股权固化的改革,进一步规范集体资产交易和农村财务网上监控平台的运作流程,确保农村集体资产在阳光下交易。

  二是大力发展龙头企业和农民专业合作社。促进龙头企业和合作社与科研机构的联系和合作,进一步完善龙头企业的考核办法,引导农民专业合作社规范化发展,认真落实各项优惠政策。

  三是深入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利用一事一议、名村名镇建设、幸福村居建设深入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四是做大做强“政银保”融资平台。“政银保”经过三年来的运作,运行状况良好,取得了良好的社会和经济效益,有效地解决了部分农户的融资需求。2013年,增加1000万元担保基金,将这项融资平台放大至2亿元的规模,让更多农民和龙头企业受惠。

  (五)绿地三水,提升品质

  三水有很好的生态环境,这是三水难得的优势。我局要借助佛山城市三年提升计划,推动三水的绿色建设,提升三水的城市和生活品质。

  一是实施林地绿地保护和城区绿地工程。重点推进公园建设,加快城区街道绿化改造提升,发展垂直绿化、屋顶绿化和阳台绿化,构建城区和工业园区防护林带。

  二是实施绿色通道防护林带建设工程。在巩固全区道路系统绿色长廊建设成果的基础上,做好二广高速、广佛肇轻铁、广珠铁路、珠外环等一批重点交通建设项目的绿化用地规划和准备,建设高标准的防护林带。

  三是实施“万村绿”工程。利用村庄闲置地建绿化公园,鼓励引导村民利用村旁、路旁、水旁和房前屋后等四旁地,通过造林种果、栽花植草、培育苗圃等多种形式进行绿化,改善整体生态环境和农村人居环境。

  (六)“双到”扶贫,共同富裕

  扶贫工作关系到社会大局的稳定,是一件长期而艰苦的工作。要在总结前三年“双到”扶贫工作经验的基础上,调整思路,加大力度,扎实推进新一轮的扶贫开发工作。

  一是进一步做好迎接省扶贫开发综合考核工作。要进一步学习省扶贫开发考核办法,准确掌握考核指标体系,按时完成数据电脑录入。建立资料档案、台帐示范村,以优异成绩迎接省“双到”扶贫工作验收,力争进入全省优秀行列。

  二是认真做好新一轮扶贫开发工作。要按照省、市要求落实新一轮扶贫开发任务,制定工作方案,切实把新一轮扶贫开发工作落到实处。

  三是切实做好区内扶贫开发工作。按照市委、市政府《佛山市农村扶贫开发实施意见》的要求,在认真调查摸底基础上制定我区扶贫开发的规划,明确扶贫开发工作任务;制定扶贫开发工作方案并认真实施。

  

     四、意见和建议

  (一)适当增加行政编制。建议增加3名行政编制,以便可以单独设立政策法规科。因为农业农村涉及的政策法规较多,亟需有一个专门的科室和专门的人员去研究出台我区农业农村方面的政策和研究如何争取上级农业部门的政策支持。近年来,政策研究的工作有所弱化,表现在肩负全区农村农业政策研究的区委农办名存实亡(只有一个人)。

  (二)置换提前离岗人员编制。我局现有提前离岗人员7人(其中已有4人办理了正式退休手续),建议增加3名政府辅助服务聘员,以补充人员的不足。

  (三)单独组建镇街农林渔业局(这是区委区政府18大部门唯一一个没有单独设立)。为加强区镇农业部门的沟通协作,利于工作的开展,建议单独组建镇街农林渔业局,配强配足人员和部门领导职数,确保全区农业农村工作落到实处。

  (四)配备农技推广专用车。我局下属的农林技术推广中心负责全区种植业、水产业、畜牧业、农业工程与机械化、农产品加工技术推广工作,负责指导下级农林技术部门的业务工作。其工作人员日常开展工作必须以下乡为主(约占全部工作时间的70%以上),但由于该中心属于公益一类事业单位,车改后一直无配给专门的公车,区财政每年拨付的交通补贴1万元(即平均166.67元/人、月)远不能满足日常业务下乡的需要。建议配备专用车,以利于开展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