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网站支持IPv6

2003年政府工作报告(1)

发布时间:2007-11-24 00:00:00 来源:三水区人民政府 【字号:

 过去五年工作回顾

    五年来,我们在上级政府和区委的领导、区人大和区政协的监督支持下,团结带领全区人民始终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深化公有企业产权制度改革,大力招商引资,加快发展民营经济。政府实现了从一般性竞争领域的退出,改变了“倒金字塔”型的经济结构,克服了1998年特大洪涝灾害、公有企业经济效益整体滑坡和财政还债压力大等困难,保持了在深化改革进程中社会大局的稳定,为新一轮的经济腾飞打下了坚实的基础。2001年名列全国100个最发达县(市)的第24位。

一、以正确的发展战略为指导,经济发展迈上新台阶

    我们积极实施“名牌带动,生态规划,科教兴市”和经济建设重心下移发展战略。2002年我区实现国内生产总值97.94亿元(绝对数用现行价,增长数用可比价,下同),比1997年增长76.34%,年均递增12.01%;工业总产值211.26亿元,比1997年增长101.37%,年均递增15.03%;农业总产值21.10亿元,比1997年增长55.56%,年均递增9.24%;地方可支配财力7.17亿元,年末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82.93亿元,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9.59亿元,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30.84亿元。区及区以上在岗职工年人均工资13876元,农村居民年人均纯收入5835元。

二、以公有企业产权制度改革为重点,推动各项改革取得新进展

    我区公有企业产权制度改革以“三个有利于”为标准,建立完善的公有资产管理体制,按照“一厂一策”的原则,五年全区共转制企业449家,占应转制企业数的94%。我们在转制过程中注重与招商引资相结合,成功引进了青岛啤酒(三水)等一批知名企业落户,盘活公有资产96.26亿元,实现了公有资产的保值增值。妥善安置职工2.55万人,支付安置费用达5.82亿元,保证了社会稳定。

    社会各项改革取得了新进展。全区镇(街道)由11个调整为9个。政府组成局由30个精简至25个,成立了区投资服务中心和土地储备中心。全面推进镇级政务公开,顺利完成村民委员会直选和村级政务、财务“两公开”工作。强化预算外资金“收支两条线”管理,建立健全政府采购制度,推行派驻财务总监制度,建立镇级会计核算中心。大力推进农村税费改革,农村居民人均减负44.25%。完成机关干部公费医疗制度改革和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制度改革。区、镇两级机关均实施了以中层干部竞争上岗为主要内容的人事制度改革。

三、以招商引资为突破口,实现经济总量质量新提升

    招商引资数量持续增长,质量不断提高。2002年全区新签约项目146个,合同投资50.78亿元,实际投入20.10亿元。近三年共引进项目439个,其中超亿元项目24个,预计新增产值165亿元。招商引资从以第二产业为主,向三大产业同步招商转变。一批现代农业企业的引进,提升了我区农业发展质量。一批星级酒店和上档次的别墅、山庄带动了房地产、餐饮、旅业等行业的迅速发展。一批大型超市的开业,打破了传统的商业格局,促进了商贸流通繁荣。2002年我区个体、私营企业共14633家,实现产值119.87亿元,比1997年增长了363.36%;实现税收3.17亿元,比1997年增长了366.18%。各类企业在发展中做大做强,现有年产值超5000万元的企业78家,超亿元的企业34家,其中民营企业11家,利税超千万的企业16家。全区民营企业共安置就业81808人。

四、以完善城市功能为目标,城镇建设和管理取得新成绩

    按照“高起点规划”的要求,完善中心城区规划、中心镇的城镇规划和各镇小城镇规划的修编。按照“高标准建设”的要求,加大旧城区改造力度,积极推进十大重点市政工程建设。放开了房产业的准入限制,打破垄断经营,涌现出一批明星楼盘。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成绩显著,五年来共投入资金8.6亿元,完成了三水港及进港公路、三花公路、三水大桥二期工程、三江、石南公路和村村通水泥路等重点项目工程。全区通车里程782公里,公路密度达到95.4公里/百平方公里。按照“高效能管理”的要求,完善市政和建设管理体制。组建了城市建设管理监察大队,将城市管理职能划归建设局,区路灯管理处和爱卫办划归市政局。2002年中心城区应招投标工程的公开招投标率达到100%。

五、以发展的办法解决前进中的问题,推进各项事业全面进步

    继续实施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优质鱼和优质禽畜的比重分别提高到25%和90%以上。借助科技兴农和可持续发展示范县(市)的项目,推行农业标准化生产,实施科技兴农。充分利用国家农业综合开发资金建设1.2万亩无公害农产品生产基地,整治鱼塘8万多亩,制订了全区生态公益林建设五年规划。全区共投入水利建设资金2.7亿元,完成堤围达标及除险加固共40多公里,投资5454万元新建了白坭电排站。

   完善社会保障体系,扩大社保覆盖面,先后3次提高最低生活保障标准。全区参加养老保险64242人,失业保险56218人,基本医疗保险41897人,基本实现应保尽保。近70%的下岗职工通过劳动力市场实现了再就业。

    深化办学体制改革。成功引入广东商学院在三水设立分校区。实验小学、中学,三水中学等学校以公办民助、社会融资、银行贷款等多种方式突破办学资金瓶颈。撤并镇村级中小学35间。全区“普九”率达到99%。卫生资源得到优化整合,预防保健卓有成效。连续3次获得“省卫生城市”荣誉称号。顺利通过省计划生育年终考核。电子政务专网和办公自动化运作良好,广播、电视覆盖率达到100%,成为全国第三个县级“电话市”。新建移民村10条,妥善安置三峡移民1202人。2002年被民政部授予“全国民政工作先进市”荣誉称号。

    我们坚持依法行政,认真执行人大决议,接受人大监督,密切与政协的联系,支持政协履行职责,虚心听取各民主党派、工商联和无党派人士的意见,不断改进自身工作。加强政法班子和队伍建设,整体素质不断提高。深入开展严打整治斗争,严格执法、公正执法明显加强,刑事发案率降幅居佛山市之首。社会治安综合治理长效机制逐步完善,社会治安明显好转。加大反腐力度,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政治大局稳定。坚决取缔“法轮功”邪教组织,打击非法传销活动。

    各位代表,过去五年所取得的成绩,无不凝聚了全区人民的智慧和心血,无不体现了社会各界的支持和帮助。在这里,我代表区政府,向在各个领域和岗位上辛勤劳动、无私奉献的全区人民,向给予我们支持与监督的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各民主党派和社会各界人士,向大力支持我们工作的省和佛山市驻区单位、驻军部队、武警部队,向所有关心支持我区建设的港澳台同胞和海外侨胞,表示崇高的敬意和衷心的感谢!

    在充分肯定五年来我区社会经济建设成绩的同时,我们也应当清醒地认识到,我区中心城区和工业园区规划相对滞后,人才结构不尽合理,大型企业不多,经济外向型程度不高,环境保护的压力比较大,人民生活水平还不高等。我们没有任何资格骄傲自满,反过来,要继续艰苦奋斗。我们相信,新一届政府一定会直面问题,积极应对,找出解决的办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