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网站支持IPv6

当前位置: 首页 > 三水区政府网 > 政务公开 > 三水要闻

聚焦三水两会 | 2023年三水抓好七大重点工作,勇当佛山高质量发展新引擎

发布时间:2023-01-11 17:05:46 来源:佛山日报 【字号:

  1月11日上午,佛山市三水区第十七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开幕,三水区区长黄海向大会作政府工作报告。报告提到,2023年,三水将重点做好七方面工作,勇当佛山高质量发展新引擎,谱写三水现代化建设新篇章。

  一是坚持制造业当家,加快构建现代产业体系。建设一流产业园区。抢抓佛北战新产业园开发机遇,对标一流高标准推进生态环境友好、生活宜居共享、生产智造发展、产城高度融合的第三代产业园区建设。成立3.0园区规划专班,完善工作机制,推动园区规划高水平制定、高标准审批、高质量落地。坚持亩产论英雄,探索规上工业企业发展质量评价体系,提标推进新一轮低效工业用地改造,完成村级工业园区改造2200亩。

  打造优势产业集群。聚焦加快产业由集聚发展向集群发展,创新以链招商、资本招商、以商招商、联合招商,力争全年招商引资800亿元、出让国有工业用地超6000亩。其中,生物医药产业集群发挥市“一园一策”和省药品监管综合改革先行区的政策叠加优势,重点发展生物医药、现代中药、高端医疗器械产业,力争行业产值超300亿元。

  强化创新驱动力度。深入实施“三个一批”企业培育计划,促进“个转企”150家,新增规上工业企业80家,培育省级以上“专精特新”、创新型企业超50家。开展新一轮上市倍增计划,推动5家以上企业开展上市工作。完善“微成长、小升高、高壮大”高企梯队培育机制,高企存量突破750家。

  大力培育生产性服务业。实施促进第三产业加快发展工作方案,加快构建与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相适应的现代服务业体系,新增规上服务业企业32家以上。成立现代服务业招商专班,加快引进服务业补短板项目。

  二是全力扩内需稳外贸,推动经济运行整体好转。扩大有效投资。坚持项目为王,做实重大工程建设项目总指挥部,完成省、市重点项目投资130亿元以上。深入实施重大项目投资代办机制,优化容缺审批措施。强化工业投资支撑作用,推动天心天思、桃李面包等30个项目动工建设,推动联信5G、邦普二期等30个项目建成投产。支持200家以上企业技术改造,完成技改投资超100亿元。

  恢复提振消费。出台支持服务业企业发展和刺激消费政策,新增限额以上“批零住餐”企业32家。打造三水新城夜间经济集聚区和10个以上夜间经济示范点。鼓励商品房、汽车、家电等大宗商品消费。打造百年火车站婚庆产业集聚区。打造西江美食街、芦苞河鲜美食街、河口粤菜美食街等美食集聚区。持续办好啤酒节、“西甲”联赛和开渔节、西江文创节等“一镇一节”消费活动。

  稳定外贸外资。坚持外贸、外资、外包、外经、外智“五外联动”,推动外贸稳中提质。支持本土外贸企业和制造业企业开拓外贸综合服务、跨境电商等新业态,就地开拓国际市场,争取更多淼货回归。搭建进出口采购对接平台,用好各级外贸鼓励政策,引导外向型企业走出去抢订单。

  三是深化改革开放,激发高质量发展新动力。深化重点领域改革。迭代更新“益晒你”企业服务体系,组建“淼易办”政务审批服务队,拓展多税合一、临电共享、帮办代办等涉企政务服务范围,强化否决权提级管理运用。深化商事制度改革,推行企业办事“一照通行、一网通办、一件事主题办”。落实“两个毫不动摇”,让国企敢干、民企敢创、外资敢投。纵深推进国资国企改革,构建高效国资监管运营体系,坚持分类改革和专业化整合,健全市场化经营机制,区镇合力打造千亿国资。

  扩大区域开放协作。深化港澳合作对接,用好“港澳药械通”“湾区通”政策优势,加强中医药、金融、贸易等产业合作。发挥“统战+招商”作用,联动侨资、侨智参与三水建设发展。积极参与广佛高质量发展融合试验区建设,加强与广州设施互通、产业共建、人才交流。用好深佛对接合作机制,推动更多“深圳创新+佛山制造”标志性项目落户三水。深入推进“南三”结对紧密协作。

  四是提升城市功能品质,促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打造现代精品城市。面向未来,面向青年,面向高品质,高标准编制实施面向2035年的国土空间总体规划,优化生产、生活、生态空间格局。加快塘西大道三期及其南延线、虹岭路西延线等交通项目建设。打造百万人口城市强中心,把握佛山地铁4号线建设机遇,推动老城新区共融共生,推进大塱山TOD、董营TOD片区建设。推进云秀片区文创空间、休闲地标建设,保护盘活“四个百年”文化标识,焕发中心城区新活力。启动荷香湖片区改造,持续推进新城水轴贯通。

  推进乡村全面振兴。全面落实省委“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深入推进现代都市农业发展三年行动,推动大湾区现代都市农业综合示范产业园等三大省级园区提质增效,推动西江农业园打造大型示范性农业公园。重点引进现代蔬菜等大型龙头企业,全面构建“4+1”全产业链。加快建设省鲈鳜遗传育种中心,争创国家级水产良种场。高标准开展养殖池塘改造提升,建设北江十里水岸、莘田2个省级示范性美丽渔场。深化农村集体“三资”管理服务改革,全面提升“三资”管理服务平台,推进清产核资,实行农村财务提级管理,以土地集约夯实现代农业发展基础。

  五是开展绿美广东三水行动,建设好山好水好三水。全面提升生态环境品质。持续提升“三江汇流”自然景观,擦亮“湾区之源”城市名片。完成云东海国家湿地公园国家级试点验收。实施森林质量精准提升工程,完成造林任务1100亩,落实“一树一策”古树名木管理保护,持续打造高品质大湾区森林城市。实施公园城市体系建设,新建6个社区体育公园、5个口袋公园。

  深入开展污染防治。一体推进空气污染“四源”精细治理,突出治理工业污染,提高城市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率。深化排水设施“三个一体化”改革,新(改)建和修复污水管网80公里,完成2个镇级工业园“污水零直排区”建设。强化土壤污染管控和固废处置利用,建成运营绿色工业服务项目。

  大力推动绿色低碳转型。落实碳达峰十大行动,推动陶瓷、化工等重点行业节能降碳改造,促进能耗“双控”向碳排放“双控”转变。支持企业、园区申报绿色体系名单,加快构建制造业绿色供应链体系。支持南山创建碳中和小镇,擦亮“中国绿色名镇”名片。

  六是保障和改善民生,共建共享现代幸福家园。巩固提升社会保障水平。加快建设三水区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聚焦服务“一老一少”,持续推行“8+N”居家养老服务模式,创建2个老年友好型社区。筹集供给保障性租赁住房1800套以上。完成6个老旧小区、19个农贸市场升级改造。

  扎实推进教育强区建设。积极推动佛山教育城项目落地建设,完成三水科创实验学校、御江南小学等7所学校新(扩)建,新增学前教育学位840个、义务教育学位7760个。围绕服务产业集群深化职业教育改革,组建职业教育集团,优化职校专业设置,培育一产业链一专业群,推动职业教育与产业发展相融互促。

  加快打造区域医疗高地。推动珠江医院三水医院启用运营,加快市第一人民医院三水院区、区北部医疗中心启动建设。支持区人民医院深化高水平医院建设,支持区中医院创建三甲中医医院,支持区妇幼保健院强化医联体合作。深化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组建区域医疗集团,强化医疗、医药、医生统筹,稳步推进医务人员“区招区管镇用”。

  深化文化三水建设。实施争当传承岭南广府文脉名城三年行动,建设粤港澳大湾区足球名城、湾区美食之都。创新实施文化惠民工程,丰富图书馆、文化馆“总分馆制”服务内涵,建成区工人文化宫、企业文化家等新型文化空间,打造“10分钟文化圈”,经营好园区七点半、淼城菁英荟、淼城轻骑兵、云秀山大舞台等文化品牌,打造吸引年青人的青春之城。

  提升社会治理现代化能力水平。推进全科网格精细化提升行动,助推全市通过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工作试点验收。发挥群团组织、社会组织桥梁纽带作用,完善矛盾纠纷多元化解机制。推广应用“粤平安”社会治理云平台,建立全区一体化“雪亮工程”智能化管理平台。加强城市停泊车位规范管理,新增5000个以上停泊车位。

  七是加强自身建设,打造人民满意政府。强化政治引领。建设法治政府。完善重大决策事前评估和事后评价制度,提高决策科学化、民主化和法治化水平。健全行政执法协调监督工作机制,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全面推进政务公开,依法接受区人大监督,自觉接受区政协民主监督,主动接受社会各界和人民群众监督。高质量办好人大代表建议和政协委员提案。

  弘扬实干作风。全面落实区委工作部署,深化实施“一月三问”狠抓落实工作机制,确保定一件、干一件、成一件。注重在重大工作中培育干部,增强干部推动高质量发展本领。树立实干实绩导向,克服安于现状、“温水煮青蛙”等不良心态和状态,激发干部干事创业积极性。坚定不移走下去服务企业、走出去招商引资、走上去争取支持,以超常规姿态推动三水高质量发展。

  坚持廉洁行政。严肃财经纪律,加强审计监督,构建亲清政商关系。从严过“紧日子”,压减“三公”经费和一般性支出,控制压减人员编制,统筹推进办公场所集约高效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