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网站支持IPv6

佛山市三水区2011年预算执行情况和2012年预算草案的报告

发布时间:2012-02-29 17:38:28 来源:三水区财政局 【字号:

  第一部分  2011年预算执行情况

  2011年,我们在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区人大、区政协和社会各界的监督支持下,紧紧围绕区委、区政府的中心工作,认真履行财政职责,聚力克难促发展,加大投入惠民生,预算执行情况良好,较好完成各项工作任务,为我区“十二五”规划实现开门红提供了坚实的财政保障。

  一、一般预算执行情况

  2011年,全区地方一般预算收入234,317万元(区级149,419万元,镇级84,898万元),为年初区第十四届人大七次会议通过预算(以下简称“年初预算”)的108.6%,比上年增收43,918万元,增长23.1%。一般预算收入加上税收返还基数收入、上级补助收入和上年结余,地方可支配财力达308,946万元(区级215,918万元,镇级93,028万元),为年初预算的118.9%,比上年增加57, 694万元,增长23%。

  财政支出295,908万元(区级202,897万元,镇级93,011万元),为年初预算的114.2%,比上年增支50,540万元,增长20.6%。其中:一般预算支出257,826万元(区级164,815万元,镇级93,011万元),为年初预算的118.7%,比上年增长22%;上解支出33,952万元;计提专项资金4,130万元。

  收支相抵,净结余1,293万元。

  二、基金预算执行情况

  2011年,全区政府性基金收入324,691万元,为年初预算的105.7%,比上年增收79,143万元,增长32.2%。政府性基金预算收入加上调入资金、上级补助收入和上年结余,基金预算总收入为357,073万元,为年初预算的106.2%,比上年增收86,650万元,增长32%。基金预算支出295,065万元,为年初预算的108.6%,比上年增支75,734万元,增长34.5%。市体制土地出让金上划支出25,000万元。

  三、区级部门预算执行情况

  2011年,区直81个预算单位的部门预算总收入369,892万元(其中财政拨款321,641万元、事业性收入及其他资金47,951万元、上年结转收入300万元),为年初预算的108.4%,比上年增加131,134万元,增长54.9%。总支出369,892万元(其中基本支出135,416万元,项目性专项支出233,976万元,其他项目支出500万元),为年初预算的108.4%,比上年增支131,134万元,增长54.9%。

  四、财政工作主要情况

  (一)抓增收,财政实力进一步增强

  针对房地产调控、金融政策收紧、省以下财政体制改革等形势变化,深入开展收入调研,为采取促收措施、培育财源基础提供支撑和依据。大力推动综合治税,实施部门协作的车船税征管新模式,启用房地产行业税收一体化管理系统,完善重点税源监控。推行缴费“一站式”便民服务,科学组织土地出让收入,提高非税收入对财政收入的贡献水平。通过上述措施,财政收入实现了总量突破、质量渐优、增长提速。全区财税总收入首次突破100亿元大关,达到107.4亿元;地方库收入突破50亿元大关,达到55.9亿元。全区地方一般预算收入增幅达到23.1%,比全市平均增幅18.1%高5个百分点;镇级一般预算收入增幅达到29.1%,实现区镇两级收入协同增长。在总量与速度提升的同时也确保了收入的质量,地方税收占一般预算收入的比重达到82.3%。

  (二)促发展,财源基础进一步夯实

  多方筹集14.6亿元投向城市建设重点领域,优化产业发展的载体功能,筑牢财源建设的经济基础。推进白金大道三期等11条交通路网建设,建成66公里;完善工业园区配套建设和环境提升;加强土地收储和运营,推进文锋东等旧城片区改造;完善大棉涌等3条共11.3公里河涌综合整治,完成樵桑联围等3项共46.7公里堤围达标加固工程;兴建泵站、水闸等水利设施,提高排涝灌溉能力;继续推进云东海湖生态恢复建设;支持数字城管等城市管理提升工作。

  多方筹集3.1亿元投向产业转型升级关键环节,扶持企业做优做强,储备财源发展后劲。扶持海尔市场创新产业园区建设和光伏太阳能等新兴产业加快发展;安排节能减排专项资金支持18家陶瓷等传统产业改造提升,关停11家污染企业;设立战略性新兴产业、产学研等专项资金,共扶持197家企业52个项目进行自主创新和产业研发;同时,积极为企业争取上级扶持资金8,012万元。2011年,纳税超千万元的企业达75家,比上年增加12家,新增纳税7.1亿元,增长38.7%。

  (三)保民生,支出结构进一步优化

  “三农”投入23,255万元:支持推进农村垃圾集中清运与污水生化处理,完成4.7万亩现代农业园区建设,建成13个现代农业示范基地;发放能繁母猪、农业生产保险等补贴,惠及16,661户农户;建设59个镇街、村居行政服务中心等。

  社会保障和就业投入32,959万元:支持推进保障性住房和困难群体危房改造建设,解决了438户困难家庭的住房问题;提高“新农保”待遇,参保人数达到21.8万人,实现全覆盖;推进社会保障体系建设,为540户服务对象提供居家养老服务,对2,076户低保对象实施分类救济;先后提高了五保供养和城乡低保标准,五保供养标准由400元提高到500元,城乡低保标准由310元提高到350元,落实各项对口帮扶工作资金;支持各类职业技能培训,完成高技能人才、农村劳动力、失业下岗人员等培训8,449人次,新增就业岗位2.4万个,实现零就业家庭动态归零等。

  教育文体投入59,640万元:支持推进教育现代化建设;建设新技工学校,新增学位2,200个;实施中小学校安全检查和校舍维修,完成25栋校舍维修改造和加固工作;推进镇级中心幼儿园建设,为全区3,190名大班幼儿发放学前教育补贴;修缮4个文物保护项目,新建和修缮27处公共文体设施等。

  医疗卫生投入14,978万元:支持深化卫生医疗体制改革,推行基本药物制度,建立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补偿机制,年人均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经费超过30元的标准;建设区妇幼保健院住院大楼,新增250个床位;建设7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为12.1万居民建立健康档案,为8,523名农村妇女进行宫颈癌及乳腺癌筛查等。

  其他公共领域投入48,717万元:支持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和国家生态区;完善中心城区交通标志、标线,设置道路隔离带15公里;建成两个公共停车场,新增450个停车位,缓解城区停车难问题;启动新粮油中心建设;实施三水汽车站周边道路交通改善工程;基本完成白泥坑垃圾填埋场建设;完善社会治安综合体系建设等。

  (四)推改革,理财手段进一步创新

  探索部门预算编制管理的新模式;以区教育局等四个单位为试点启动公务卡结算改革;深化预算绩效管理改革,启用财政绩效管理信息平台,将205个支出项目共12.7亿元纳入预算绩效评审范围;拟定镇级财政管理体制方案,优化区镇两级财政分配制度。

  (五)强管理,财政监管进一步严谨

  强化融资资金管理,动态监控政府性债务各项指标,有效防范债务风险;组织全区440户机关企事业单位开展“小金库”全面复查和培训教育,开展企业会计信息质量等7项专项检查,有效堵塞财政财务管理漏洞;强化基建工程预结算、政府采购项目资金审核,全年节约资金9,500万元;推进国库动态监控体系建设,完善财政内控机制,提高财政自身“免疫力”。

  2011年我区财政预算执行情况良好,但也存在一些问题:一是财源基础较为薄弱,税源结构有待优化,财政增收后劲还不强。二是收支矛盾日益突出,政策性和刚性支出压力逐年增加,财政综合保障能力仍有待提升。三是财政经营理念有待增强,统筹调配能力有待提高等。对此,我们将在今后工作中认真加以研究解决。

  第二部分  2012年预算草案

  2012年财政工作的指导思想是: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围绕我区“产业新城、南国水都、广佛肇绿芯”建设目标,增强“执行落实”和“服务发展”意识,创新理财思路,提高经营统筹能力,发挥财政在促进转型升级、推进新城建设、增进民生福祉等方面的重要作用,构建创新高效的政府财政,为全力开创幸福三水事业新局面提供坚强的财力支撑。

  一、全区一般预算草案

  按照我区2012年国民经济指标和社会发展计划,全区地方一般预算收入计划安排262,440万元(区级158,902万元,镇级103,538万元),比上年增长12%。地方一般预算收入加上税收返还基数收入、上级补助收入和上年结余,地方可支配财力为316,069万元(区级209,819万元,镇级106,250万元)。根据《预算法》规定和“促发展、惠民生、保重点”的原则,本级一般预算支出计划安排259,338万元(区级153,088万元,镇级106,250万元);上解支出38,034万元;计提专项资金4,262万元;结转上年使用支出11,745万元。

  收支相抵,滚存结余2,690万元。

  二、基金预算草案

  根据财政部《2012年预算收支分类科目》的规定范围,全区政府性基金预算收入计划安排467,095万元,加上调入资金和上年结余,基金总收入为508,206万元。计划安排支出429,332万元。市体制土地出让金上划支出25,000万元。

  三、区级部门预算草案

  根据财政部编制部门预算的要求,按照区政府《关于2012年部门预算编制工作问题的批复》文件精神,采取零基预算、综合预算、细化预算的做法,对区直82个预算单位编制部门预算。部门预算总收入为411,918万元,总支出为411,918万元。

  四、2012年财政工作计划

  (一)注重经营强统筹,力促服务发展有新成效

  促进三水新城建设。创新资金运作思路,增强财政经营统筹能力,有效整合和利用公共资源,发挥财政杠杆作用,加强与银行、社会资本联动,形成多渠道、多元化的投入机制,筹集资金推进三水新城规划、土地利用和基础设施建设等。促进城乡一体化建设。抢抓“三旧”改造政策时机,推进旧城改造步伐;加快新汽车站等一批交通项目建设,完善公共停车场等市政配套设施,加快推进新农村建设。促进产业转型升级。落实产业扶持政策和资金,支持企业自主创新和做大做强,促进新兴产业和特色产业发展。鼓励企业增资扩产、技改提升和清洁生产,支持传统产业优化提升。加大人才引进和科技创新的扶持力度,支持培育企业工程中心等创新平台建设。支持工业园区综合配套设施打造提升,加快与周边区域交通路网衔接,完善园区载体建设,增强园区“造血”功能。促进环境优化提升。支持实施“城市升级三年行动计划”,继续推进堤围加固、灌溉泵站建设,加强河涌整治、完善城市排水设施,实施城区绿化、美化、亮化工程,进一步改善水环境、优化水生态。

  (二)注重征收稳增长,力促综合实力有新提高

  落实上级税费减免政策,加强财税部门与企业的沟通联系,主动为企业排忧解难,提供更优质便捷的服务。科学预测经济运行形势,深入分析财税收入的有利和不利因素,主动研判重点税源、主要行业、主体税种收入走势,谋划好全年财政收入的稳步增长。完善房地产税收、车船税等综合治税信息系统,加快纳税评估体系建设,加强土地使用税、土地增值税等专项治税工作,提高税收征管效益。支持企业在我区设立区域性总部,推进制造业主辅分离,提高辖区企业对地方税收贡献水平。建立非税收入征管考核机制,推进新型墙体材料专项基金、价格调节基金等征收工作,拓宽非税收入增长渠道。

  (三)注重优支惠民生,力促幸福指数有新提升

  重点保障安排区“民生十件实事”资金,着力推进“平安村居”建设、整治中心城区“水浸街”、 改善公共交通系统等群众关心关注的民生项目。支持创新社会服务管理,以政府购买公共服务等方式,鼓励社会组织和群众参与社区服务、居家养老等公共服务和社会事务管理。严格控制一般性支出和追加支出,加强民生支出资金的综合统筹和动态管理,有序推进公租房建设、重大和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建设、落实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等民生项目,使有限的财政资金办好更多的民生实事,切实让人民群众得实惠、添幸福。

  (四)注重创新抓改革,力促财政管理有新效益

  深化预算绩效管理改革,加快绩效信息平台建设,推广预算资金网上绩效评审工作,健全财政资金竞争性分配和使用评价问效机制,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完善部门预算编制改革,优化部门预算编审方式,提升财政科学理财水平。强化区级预算单位管理,建立预算执行监督机制,完善项目支出进度通报和结余结转资金管理制度,强化各部门预算执行、绩效用款主体责任,提高部门预算执行力。加强镇级财政管理,完善镇(街道)财政系统监督机制,确保财政资金安全。健全财政资金监管体系,推进区级预算单位公务卡结算管理改革,强化国库运行动态监控,增强财政资金运行动态监管力度。优化财政管理程序和环节,促进财政综合管理工作提速提效。